
進入2015年以來,酒企“混改”成為頗受關注的行業現象之一。去年12月,衡水老白干的混改方案中就引進了優秀經銷商認購股份。企業稱,這樣做主要是為了強化公司的品牌運作。之后,茅臺、五糧液、汾酒、沱牌等企業也宣布啟動“混改”事宜,而沱牌進行的速度更快一些。他們是否也會吸引經銷商入股,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不過隨著“混改”企業的增多,經銷商入股廠家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那么這個機會,對于經銷商來說是利益還是風險呢?如果有風險,又應該如何來規避呢?
經銷商入股廠家的三個階段
說到經銷商入股酒企,瀘州老窖應該是這方面的先行者。海通證券食品飲料研究負責人聞宏偉認為,在此方面白酒行業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這是由瀘州老窖所做的。2006年,瀘州老窖向經銷商定向增發股權,當時其擬發行3000萬新股,發行對象為公司的主要經銷商,繼而使經銷商成為了公司的股東,而募集資金則用于“優質酒產能擴大及儲存基地建設項目”。此舉為瀘州老窖增添了不小的活力,酒企也在當年獲得了很好的發展,并且網羅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經銷商。這個方法也為瀘州老窖提供了一個借鑒,促成了之后的“柒泉模式”。
第二個階段,也就是瀘州老窖的“柒泉模式”。“柒泉營銷”模式是以原來的瀘州老窖渠道管理團隊、經銷客戶及其管理團隊共同出資建立的,將利益對象進一步拓展到銷售人員和更多的經銷商,總經理則是由原片區經理擔任,并持有一定的股份,經銷商做董事長。瀘州老窖直接而對柒泉營銷公司,并通過合同對其行為予以規范和監督。而經銷商在擴大銷售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分紅和提價分享制度。原片區內的銷售人員也入股到柒泉公司,并與瀘州老窖解除勞動合同。據了解,瀘州老窖建立“柒泉模式”以后,2011年的銷售費用比2010年減少17600萬元,減幅達到35.24%。通過柒泉公司銷售的國窖1573和特曲系列產品的總銷量比例已經占到了70%~80%。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2014年開始,酒企步入“混改”期,開始吸引經銷商入股,而這一現象有可能在2015年加劇。衡水老白干已于2014年12月出臺了混改方案,定增完成后,衡水老白干集團持股比例將由目前的36.11%稀釋至28.88%,經銷商持股共計6.97%。
聞宏偉談到,在國企混改的背景下,經銷商入股廠家也會有一些新的形式。比如衡水老白干邀請經銷商參與,股權鎖定期(編者注:在鎖定期限之間股票不可以上市流通。)是三年,而瀘州老窖當時的鎖定期為一年,這意味著經銷商的利益更持久和深入。當然,企業股權的改動形式也是多樣化的,雖然習酒并非上市公司,但是茅臺當年推動了習酒的改革,這也是一種股改的方式。此外,茅臺和五糧液都宣布成立系列酒公司,為企業“混改”做準備,這也是一種新穎的方式?企業會不會吸引經銷商入股,這與其自身的經營情況有關。對于這個問題,聞宏偉認為,這一撥酒企的改革中,有實力的經銷商參與積極性會更高。
機會與風險并存
在行業調整期,無論企業還是經銷商,都在謀求新的調整方向,“混改”既是時代需求,也是酒企應對調整、快速反應的一個方式。目前,酒企的改制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這使企業得到了更大的成長空間,也有利于提升估值。從經銷商的角度來看,入股酒企,無異于使自己獲得了與廠家“親密”接觸的機會。
思卓戰略咨詢副總經理嚴霄程談到,現在不止是上市企業有“混改”的計劃,一些未上市的公司,也在規劃這方面的工作,經銷商也有機會參與其中,成為企業的原始股東,原來與企業關系不是特別深的經銷商,也可以參與進來。此外,有些經銷商的管理能力有所欠缺,通過入股廠家的機會,也可以在酒企這里獲得更好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經銷商入股酒企的好處還有很多,聞宏偉談到,前幾年廠商關系是比較松散的,廠家的話語權比較強,到了現在這個階段,經銷商的地位在不斷提升,而且這種合作方式,對于廠商雙方都是受益的。經銷商成為股東后,會更愿意為企業奉獻,也會更賣力地推廣產品;從經銷商的角度來說,他們也獲得了更高的地位,所以這是一個雙贏的格局。從這方面來說,廠家和大商之間就形成了一種緊密的聯盟關系。
總之,從整體來看,不糾結于某些細節的話,經銷商有機會入股企業是一件好事,可以與廠家形成更好的關系。不過,任何事情往往都是利益和風險并存的,“混改”給經銷商提供了一個選擇的契機,但也存在著風險,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對于經銷商來說,不是所有酒企的改革都會成功,也意味著經銷商并不是都能獲得好的收益,所以經銷商在入股之前,既要權衡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又要評估自己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
第二,經銷商入股廠家后,公司的資源肯定會向合作的廠家來傾斜,那么其他酒企也會重新評估這個經銷商,是否還可以繼續與之保持合作關系,經銷商也有可能失去代理其他品牌的機會。而品牌太過單一的話,無形中會增加經銷商的運營風險。
第三,現在白酒的行業形勢并不是特別好,嚴霄程提到,經銷商需要考量酒企是否能做真正意義上的“混改”,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不然,經銷商不但沒有得到好處,還有可能被廠家捆綁,影響公司的發展。
第四,有“混改”規劃的企業比較多,但并不是每一家都具備非常強的實力,經銷商還需要考慮這個問題,自己入股廠家后,會不會成為一種“弱弱聯合”,導致雙方都無法真正地發展起來。那么,經銷商要搞清楚,酒企“混改”的原因是什么,他們入股的資產包括哪些。
第五,經銷商還需要和酒企談清楚一個細節,酒企是不是只需要他們出錢,而沒有給予他們真正的話語權。如果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說明,經銷商就會面臨較大的風險,畢竟經銷商的股權比較少,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并不大。
如何規避風險?
任何風險都不是沒有辦法規避的,只要經銷商權衡好利益關系,做好風險評估,還是可以在這輪調整中得到發展機會的。具體來說,經銷商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酒企“混改”的過程非常復雜.因為其中涉及管理層的股份問題相對來說,上市公司的“混改”更不簡單.經銷商必須擦亮雙眼,了解酒企“混改”到底會做到什么程度,如果企業只是想做普通的廠商聯盟,那么經銷商獲得的發展機會也不會特別大。
第二,酒企往往不會只選擇一個經銷商來入股,而是一批有資源和資金實力的大商,那么經銷商之間可以形成類似的聯盟,比如一個人占1%股權的話,話語權明顯太低,如果幾個經銷商聯合起來,話語權就會大大提高了。
第三,廠商的合作條款有很多細節可以研究,經銷商要仔細研究這些股東的保護條款,對自己是否有利。而且,經銷商入股以后,對廠家的付出肯定會多于其他的經銷商,因此,經銷商還要注意酒企是否有相應的補償條款。
第四,入股酒企,這對經銷商的資金也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經銷商還需要考慮公司資金鏈的問題,入股的前提是至少不能影響公司的繼續發展,畢竟現在企業的一般股權鎖定期都為三年,甚至有的企業時間更長,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保證。
第五,經銷商還要考慮自己的產品結構,這個企業是否值得自己將大量的資源向其傾斜,它們的產品在自己公司所占比重有多大,畢竟產品是經銷商生存的根本,是經銷商利益的最大來源。
總之,酒企“混改”是給經銷商提供了一個機會,到底機會是否大于風險,還需要經銷商自己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