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晚間,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古越龍山)對外發布半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收8.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108.74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84%。
對于此次業績的表現,古越龍山表示,根據年初指定的經營目標在產品以及營銷和管理策略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不斷提升運營效率,具體體現在:全力做好營銷銷售工作、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強完善企業內部管理三大方面。
關于未來經營目標,古越龍山方面表示,2016年將力爭酒類銷售和利潤增長5%-10%,目前上半年業績與經營計劃進展符合年度預算目標。下半年公司將合理控制成本費用,全力做好營銷銷售,努力拓展渠道,力爭完成年初制定的經營計劃和目標。
記者了解到,一季度古越龍山營收5.7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0.6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8.32%和10.62%。相較一季度,古越龍山二季度實現營收2.8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2億元,這是繼3月中旬古越龍山部分產品提價后期業績得到了一定提升。
有業內人士表示,黃酒行業里中低端產品的競爭在不斷加劇,黃酒企業的利潤在不斷被擠壓,產品提價就是為了提高其營業利潤,提價或將在短期內導致銷量下滑,進而影響短期的銷售業績,由此次半年報來看,整體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上漲,提價取得了初步成效。
事實上,業內普遍認為,黃酒行業的幾個固有特點也是其發展的瓶頸: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市場集中度卻很低,少數幾個巨頭企業的發展是業內風向標;黃酒產品的噸酒均價偏低,產品大多以中低端價格為主,而且小企業生產的以次充好產品橫行市場,不正當的低價競爭突出;黃酒生產絕大部分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受地域文化影響,消費市場以江浙滬贛閩等省區為主。由于黃酒本身酒精度偏低,且具有養生保健的特性,符合目前消費市場的需求,可是由于我國南北飲食以及消費習慣的不同,黃酒企業短期內依然難以突破南北地域性瓶頸難點,雖然有不少的黃酒企業進軍全國市場,發力更大的銷售空間,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退守回傳統的黃酒大本營市場。
據悉,黃酒傳統生產和消費市場浙江有兩大支柱產業,一是絲綢生產,另一個就是黃酒釀造。2015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達8.89億噸,連續第七年位居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世界排名躍居第四位,因而被定為長江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交匯點。
8月初,浙江印發“絲綢、黃酒產業兩個十三五規劃”,規劃期間要有新的發展速度,增長數值不能低于兩位數,到 2020 年,浙江省黃酒全產業鏈銷售收入達到 100 億元,全國市場占有率達到 40%;培育5家左右全國知名的黃酒龍頭企業。或許解決黃酒地域瓶頸的問題,“一帶一路”是一個出路。
對于如何依托寧波舟山港、借力“一帶一路”讓黃酒產品走出去,有業內人士指出,受傳統的中國文化影響,東亞一些國家例如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飲用黃酒的習慣,而且港澳臺以及海外的華人聚居區黃酒相當有市場,雖然黃酒短時間內難以解決南北之間地域瓶頸的問題,但是依靠國家新興戰略走出去的順風車,黃酒行業或將迎來新的機遇,海上絲綢沿路許多國家對中國文化相當感興趣,黃酒企業在提價維護自身利益之后,下一個節點應該考慮如何產生符合絲綢之路國家人民消費的產品,未來迎接黃酒行業的將是全球性的廣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