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遷徙”的游牧生活,他們有著如同大草原一般遼闊的胸襟,他們熱情好客、胸懷坦蕩。蒙古族好飲酒,且有大碗喝酒的豪俠風度,并且他們把自身的特性與飲酒相結合,有著自己特有的一套敬酒禮儀。
1.尊貴的客人用“德吉拉”禮節
主人手持一瓶酒,酒瓶上糊酥油,先由上座客人用右手指蘸瓶口上的酥油抹在自己額頭,客人再依次抹完;然后主人斟酒敬客。客人要一邊飲酒,一邊說吉祥話,或唱酒歌。
2.唱敬酒歌敬酒
唱一支歌客人要喝一杯酒,使之不能拒絕。蒙族認為讓客人酒喝的足足的,才覺得自己心意盡到了,所以主人家從老到少輪流向客人敬酒,客人不喝下去,主人就要一直唱下去,直到客人喝下為止。
3.喝酒禮節
蒙古族接待客人講究禮節,歡迎、歡送、獻歌、獻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禮儀程序進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誦。一般敬酒禮儀如下:敬酒者身著蒙族服裝(頭飾、蒙古袍、腰帶、馬靴),站到主人和主賓的對面,雙手捧起哈達,左手端起斟滿酒的銀碗;獻歌;歌聲將結束時,走近主賓,低頭、彎腰、雙手舉過頭頂、示意敬酒;主賓接過銀碗,退回原位;主賓不能飲酒的,要再唱勸酒歌或微笑表示謝意,以右手無名指沾酒,敬天(朝天)敬地(朝地)敬祖宗(沾一下自己的前額),施禮示敬或稍飲一點兒;主賓飲酒畢,敬酒者用敬酒時的動作接過銀碗,表示謝意;向主賓敬酒完畢,按順時針方向為下一位客人敬酒或按主人示意進行。
4.酒桌習俗
蒙古族有客來必熱情款待,宴飲必備各種酒,獻上純凈的馬奶酒和各種肉、乳食品。主人和客人必須暢飲,“男女雜坐,更相酬勸不禁”,“客飲若少留涓滴,則主人更不接盞,見人飲盡則喜”,“必大醉而罷”。他們認為,“客醉,則與我一心無異也”。來客后,不分主客,誰的輩分最高,誰坐在上席位置。客人不走,家中年輕媳婦不能休息,要在旁聽候家長召喚,隨時斟酒、添菜、續菜。
蒙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喝酒確立了具體而固定的標準和明確的禮儀,這些敬酒禮儀是蒙古族酒文化中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蒙古族獨特的酒文化的體現。
上一篇:青稞酒與青稞酒的敬酒習俗
下一篇:什么是“行酒”?以及常見的行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