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賣是一種以為委托寄售形式將貨物公開競價,由多人參與出價搶購,直至無人出價后,以當前最高出價為成交價的一種銷售方式。這種方式,可以將出售物品的價值最大化。
拍賣產生于奴隸社會,其存在和發展直至目前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商業活動中的一直非常重視和推薦的方式,在歐美各國特別盛行。追溯拍賣的歷史,其真正形成大約是在18世紀的歐洲。1744年,世界最古老的拍賣行——蘇富比(又名索斯比)在英國倫敦成立。1766年,另一世界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立足倫敦,引領著拍賣行業的興起。1997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頒布,開啟了中國現代拍賣業的元年。歷時至今,雖僅有17年,但亦如我國經濟發展一樣,矚目騰飛。
在拍賣的歷史上,最見于文字記載的是古希臘矚目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對古巴比倫婚姻市場的描述:“每年在每個村落里,都會有一次婚姻拍賣,所有達到結婚年齡的女孩都被集合到一處,男子則在她們的外面站成一個圓圈。然后一個拍賣人把這些女孩兒一個個叫出來,再把她們賣出。一般是從最美麗的那個女孩子開始,當他把這個女子賣了一個好價錢之后,便繼續拍賣第二美麗的女子。所有這些女孩子都賣出后都將成為正式的妻子,巴比倫人中有錢而想結婚的,便互相競爭以求得到最美麗的姑娘。但是一般的平民想求偶的,他們不大在乎美麗,便娶那些長得不怎么漂亮可是帶著錢的姑娘。因為習慣上是當拍賣人把所有最美麗的姑娘賣完之后,他便把最丑的姑娘也可能許會有跛腿的姑娘叫出來,把她向男子們介紹,問他們之中誰肯為了最少金額的嫁妝而娶她。這時,那個甘愿取得最小金額嫁妝的男人便娶了這個姑娘,出售美麗的姑娘的錢用來償付丑姑娘的這筆嫁妝。”拍賣介入婚姻是古巴比倫自始至終盛行買賣婚姻的必然結果,而老酒拍賣也是老酒升值潛力巨大,價值不可定量使然。
老酒收藏其突出的就是“老”字,這在概念上就會和年份掛鉤。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糧食供給制度改革開放,人們濫用農藥化肥,大氣土壤污染,這間接影響了釀酒所需的重要原料——糧食和水的質量。在環境的不斷惡化中,傳統配方需要的原料甚至已經絕跡,想還原老的工藝口感基本無望。加上白酒產業的工藝現代化產量化,造成了傳統文化配方和純正酒質的不可復制,老酒成了真正的稀缺品。
隨著老酒交易市場的價值體現,拍賣成為了其銷售的核心方式,在造就了大量的天價老酒同時,也整體促進了老酒收藏市場的快速發展和箭步提升。在互聯網拍賣逐漸盛行之時,2010年5月,背景歌德拍賣公司率先開設中國名酒拍賣專場,老酒正式進入拍賣市場。拍賣最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是價值體現,老酒的價值就在于其歷史文化,不可復制的物質兩個方面。依托歷史,我們就會聯想到文物、古董等物件,它們的價值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些著名的古董字畫拍出無可比擬的天價也是頻頻出現。2010年,在北京保利春季拍賣會上,黃庭堅的《砥柱銘》創下4.368億天價,成為全球拍賣史上最昂貴的中國藝術品。2011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拍出4.255億元。同年,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圖》拍出4.025億元,緊隨其后王羲之草書《平安帖》拍出3.08億元等等。由此可見,拍賣是可以將物品價值最大化的方式。自從老酒拍賣在各大拍賣公司紛紛設立專場之后,也屢屢創下新高。2011年4月10日,貴州省拍賣公司舉辦的“首屆陳年茅臺酒專場拍賣會”上,一瓶“精裝漢帝茅臺酒”以890萬元成交,刷新了茅臺酒拍賣成交的價格記錄。2011年11月13日武漢慈善拍賣會上,4件黃鶴樓酒總計拍出460萬元天價。我們考慮一下,如果不是拍賣,這些酒可能賣出這樣的價格嗎?答案我們就不深究了。
拍賣就是將物品的價值完美體現,博取利益的最大化。沒有拍賣這樣的銷售方式,就像沒有舞臺的演員站在馬路邊,少了燈光、少了音響、少了氛圍、少了陣勢,能看到聽到的,可能就只剩攢動的人群和汽車喇叭聲了吧。
上一篇:酒中圣者之竹林七賢
下一篇:老酒收藏投資成吸金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