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 犬
一酒客,訝同席者飲啖太猛,問其年,以屬犬對。客曰:“幸是犬,若屬虎的,連我都吃下肚了。”
默
或行酒令,要默千。一客撒屁,糾之曰:“不默!”其人欲辯,方開口,復糾曰:“又不默。”
吃 糠
有閑漢咽糠而出,遇大老官于舟,呼之吃飯。曰:“曉來吃狗肉已過飽,有酒領一杯可也。”既飲,忽吐。主人見之曰:“汝云吃狗肉,如何吐出糠來?”乃睨視之,答曰:“我是吃狗肉,想這狗是吃糠的。”
易醉之人
一個易醉的人,聽說隔壁也搬來一個易醉之人,那人便過去訪問,要與他·比。鄰人說:“我昨天看見了一個酒瓶,已經暈倒了。”說罷,對來人看時.只見他聽完此話,早已暈倒了。
酒價
客人:“酒價貴了,怎么杯子也小了。”
店豐人:“但是,酒缸大了。”
等葡萄酒
甲:“前天宴會,你不是暈倒了么?”
乙:“救醒的!不過我還裝作沒有醒。”
甲:“為什么?”
乙:“等他們拿葡萄酒來灌我。”
詩中有酒
某人很喜歡讀詩,但他讀到李白的詩時,就隨手翻了過去,連眼睛也不敢開,透氣也不敢透,別人見了他這種態(tài)度,很是奇怪,便問他,為什么不喜歡李白的詩?他答道:“因為我近來戒酒,李白的詩,酒氣熏人,讀了會使我酒癮復發(fā)的。”
等喜酒喝
李先生是個近視眼,而且是個吝嗇鬼。一天有人請他喝喜酒,他把清酒帖抽了一些出來看,見寫著“某月十一”,遂不再看下面。十一那天,他沒有吃飯專等著去喝喜酒。誰知到夜還沒人來請,再去看看帖子,見寫著“某月十二”方知是自己看錯了。及至等到十二的黃昏,還不見來請,又抽帖子倒過來看。見寫著“三十”,不禁自己覺得太猴急了。十三那天吃得飽飽的,忽然請酒的人來了。他再去看看帖,卻明明寫著“某月十三日。”
貴族之酒
兒子問父親道:“爸爸!要是我賣了一瓶頂好的香檳酒,一口氣喝下去,有壞處么?”
父親著急道:“壞處太大了。我們要一個月沒飯吃了。”
還有一壺
賊穴洞入室,必先試一物,后再以足伸人,從容爬進。
一日穴一家,少頃,賊以物探,不應,因預備一繩于穴口,伺其足至,乃收勒之,賊足不得出,亟于穴外悲苦,主人曰:“老二!遇見請你喝酒。”賊曰:“小人乃叫老四,并非老二,小人亦不善飲。”主人曰:“否否!予蓋謂尊足一雙乃老二也。”言既,取茶爐上之沸水淋之,賊大痛,狂呼饒命,并曰:“活不得了!”主人曰:“喝不得亦要喝!盡性醉一醉吧!”說畢,_又淋,賊知不可脫,亦作滑稽語曰:“還有多少?”主人曰:“還有一壺”!
娘舅外甥
某君的外甥,開了一個酒店,某君天天去吃白食,外甥小器得很,無意中說山一首寶塔詩。“舅,好酒,陳得久,味道濃厚,只能吃一斗,倘若貪吃勿走,舅舅就要變成狗。”
他的娘舅.本是個酒鬼,那里肯就走,就接他一首寶塔詩:
“甥,勿驚,酒量宏,五斗解醒,再吃百十觥,仍舊明明清清,斷弗今朝量地平。”
他是呆鳥
二客飲于酒肆,飲畢久坐不去,肆主厭甚,顧乃無法令其速去,假看天色曰:“天將行雨。”二客曰:“雨將至,如何去得?少待雨過再去。”肆主又曰:“如今雨又過了。”客曰:“雨既過了,怕他什么?”肆主知其不即去也,正在無計可施,猛抬頭見樹上歇一大鳥,乃謂客曰:“你們二人坐久,想酒興已消,待我砍倒此樹,捉下鳥來,烹與你二人肴酒,再飲幾杯如何?”二客曰:“此言甚善,但恐樹倒鳥飛矣。”肆主曰:“此是呆鳥,他死也不肯去了。”
秘 訣
小鐵匠將快要滿師了,他的師傅對他說道:“徒弟!你在我這里學了三年,差不多我知道的功夫全都告訴你了;不過還有一個秘訣,非得你滿師的那天,請我吃一頓酒飯,我決不傳授給你的。”小鐵匠沒法,只得照辦,吃完酒飯之后,他的師傅才拉他到一個靜僻的地方說道:“徒弟!我所要告訴你的秘訣,就是鐵燒紅的時候,你不要用手去拿。”
傷在隔壁
有兩個退伍軍官,同到一家菜館里去吃午餐,他們很要好,說說笑,喝喝酒,一個軍官已不知不覺喝得大醉了。
回米的時候,自以為醒的一個,扶著醉的一個,不料到半路,醉的一個忽然觸著什么跌倒了,他的朋友俯下去看看,那跌倒的軍官一只腳已受傷,他正痛呀痛呀地喊著,似乎傷勢頗是猛烈,幸而他的朋友是軍醫(yī)出身,于是就用繃布把他受傷的一只腳好好包扎,一面又雇了車送他回家。到了住所,那朋友聽著他痛呀痛呀地苦叫聲,心中覺得凄惻不忍,于是,就一夜守在他床邊,直到天明沒曾合眼。
天亮了,那受傷者也早已睡著了,但是他的朋友,總覺得心中老是不忍,丁足想解開繃帶來看看傷勢。
不料解開一看,那朋友失笑起來了。原來昨晚替他綁繃帶的腳是一只沒受傷的腳。
兩個糟餅
一人家貧不善飲,每啖糟餅二枚,便有醉意。友人問之曰:“君晨飲耶?”答曰:“非酒,糟餅也。”歸以語妻,妻曰:“犬子?便說吃酒,也有些體面。”夫頷之,及出,仍遇此友,問如前,以吃酒對,友結之:“酒熱吃乎?冷吃乎?”答曰:“是靚的。”友笑曰:“仍是糟餅。”歸而妻知之,答曰,“汝如何說靚?須云熱飲。”夫曰:“我知道了。”再遇此友,不待問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熱吃的。”友問曰:“你吃幾何?”其人伸手曰:“兩個。”
強飲妙聯(lián)
主人在家,有客扣其門,主人問曰:“誰?”客答曰:“我。”既開門迎客人,主人曰:“何來?”客曰:“特訪。”主人曰:“君可好?”客曰:“弟托福。”主人呼仆曰:“兩盞茶來。”客急搖手曰:“一壺酒好。”主人知其貪酒,即命取酒與之同飲,良久,主人曰:“夜深君可去?”客曰:“天明我始歸。”主人曰:“盤中無菜肴。”客曰:“廚內有雞肉。”主人曰:“宅下僮仆皆已睡。”客曰:“房中老嫂尚未眠,”主人厭極曰:“主人已倦,佳客難留。”客曰:“紹興既完,高粱亦可。”.主人以冷語嘲之曰:“落拓窮相公,專圖白食。”客曰:“真正老吃客,最好黃湯。”主人曰:“西洋自鳴鐘,十二點三刻。”客曰:“東明老字號,二十兩一瓶。”主人曰:“有意抽豐,看我愿意不愿意?”客曰:“開心暢飲,管你舍得不舍得。”主人曰:“再過五分鐘,推出房門君莫怪。”客曰:“連干十大杯,撐開海量我何妨。”主人無法,任其痛飲而去。
對 象
“你愿意和一個才喝酒的男人接吻么?”
“愿意的。——假如他喝的是香檳酒。”
好酒送下
醫(yī)生吩咐病人:“這丸藥,你每晚臨睡時,服一粒,同好酒送下。”
過了二星期,醫(yī)生在路上遇見病人。
醫(yī)生:“你近來身體如何?”
病人:“還好!”
醫(yī)牛:“丸藥吃完了嗎?”
病人:“丸藥沒有吃,送藥的酒,是遵命每天晚上吃一杯的。”
兩個三杯
醫(yī)生:“我叫你飲酒不可在j杯以上,你守著么?”
病人:“我每次飲六杯。”
醫(yī)生:“我沒說過六杯啊!”
病人:“當時我又問過另一醫(yī)生,他也說三杯,所以喝六杯。”
宛似老板
主人:“你若不喝酒,我就可以雇你,做本公司的辦事員。”
雇員:“我一喝酒,精神上實在真像做了老板一樣了。”
等小菜來
酒鬼某,購酒一瓶,踉蹌而歸,偶一不慎,打翻碎器酒瓶,某不舍,伏地痛飲之,路人見而大笑,某答曰:“此酒是用錢買來的,今瓶碎流罄,難以收拾。倘我不伏地去飲,難道還要想淺斟低酌,等別人送小菜來下酒嗎?”
一飲而盡
某小學算術教員上課時,問諸生曰:“桌上有酒三杯,爾父吃去一杯,試問尚有幾杯?”某童答曰:“一杯沒有了。”教員以為為生誤聽了,再問之,而童答如前,教員怒曰:“蠢才!這題如此簡單,亦不能算耶?”童曰:“非生之不能算,乃先生不知我父之酒量耳。不知我父之脾氣耳。他見了三杯酒,豈肯飲一杯,剩那二杯的嗎?”
屁頌
一士死見冥王,王忽撒屁,士即拱揖進辭曰:“伏維大王高徒尊臀,洪宣寶屁,依稀乎絲竹之聲,仿佛乎麝蘭之氣,臣在下風,不勝馨香。”王大喜,命牛頭卒領去別殿賜以御宴,至中途,士顧牛頭卒謂曰:“看汝兩角彎彎,好似天邊之月,雙眉炯炯,渾如海外之星。”卒亦喜甚,扯士衣曰:“大王御宴尚早,先在家下吃個酒頭去。”
還我紅臉
一人赴飲,自在家先飲半醉,面紅而去,及至席間,酒味甚淡,越飲越醒,席完而醉意盡無,將別時,謂主人曰:“佳釀甚是純濃,只求你還我原來的半紅臉罷!”
白滾湯
有把淡水酒請客的,客嘗了嘗,極口稱贊烹庖之妙,主人道:“粗肴尚未上.怎么知道?”答道:“勿論其他,這一味酒煮白滾湯,已好吃不過了。”
酒病難醫(yī)
有窮人造酒,把身上衣服覆在酒器上,身上因無衣而病了,有人怪他,答道:“人病可醫(yī),酒病不可醫(yī)。”
撒不來
某甲慣撒酒瘋,不論飲酒多少,只是要撒。他妻恨他,一天,在家要酒吃,妻子把浸麻的水給他吃,未幾,亦手舞足蹈起來了。妻罵道:“天殺的!吃了浸檸麻的水,也撒酒瘋。”等了一會,某甲大笑道:“我也道今天如何這等撤不來?”
茶酒增減
某大員一日登臺演說,將荼毒生靈,有某君之登臺,故意將灑掃應對,讀為酒掃應對,聽眾大嘩,某君道:“諸君笑我,非吾讀別字乎?其實非也,余次坐于旁聽席時,拾得一橫,無處安置,適余言酒掃應對者,乃納此一橫于酒中,成為酒字,諸君何怪之有?且諸君能恕某之荼之茶,獨不能恕吾的灑為酒乎?”
嘲卜姓
卜某善戲謔,聞方某有才,思窘之,與蔣某預構一令,會公宴,舉觴曰:“兩火為炎,此非鹽醬之鹽。既非鹽醬之鹽,何以添水便淡?”蔣也曰:“兩日為昌,此非娟妓之娼。既非娼妓之娼,何以開口便唱?”方曰:“我不難尊:但恐冒犯卜老先生。”眾曰:“但言之。”乃曰:“兩土為圭,此非烏龜之龜,何以添卜成卦?”
夜夢壺
有嗜飲者,夜夢壺,大喜,呼其妻燥之,失聲而覺,自訟曰:“冷飲之,何不佳?”自是不復呼噪,以為呼之害飲也。
真的毒藥
演員:“先生!請你關照買一瓶新的威士忌好不好?因為沒有真的東西,恐怕演來不逼真。”
導演:“很好,不過明天拍服毒一場,怎么辦?”
醒酒法
妻:“你昨夜說,以后再也不喝酒了,怎么今天又喝了?”
夫:“你不知道,我昨夜的酒還沒醒,必須用酒來醒酒,否則永遠不會醒,更不得了了。”
并不為你喝酒
妻:“求求你!千萬為了我把酒戒了吧!”
夫:“胡鬧!我又不是為了你才喝酒的。”
臉上難看
有觴客者,其妻每出酒一壺,即將鍋煤印在臉上記數(shù),主人索酒不已,童子曰:“少吃些罷!家主婆臉上,看看有些不好看了。”
勿拆對
兩人共席而飲,碗內有黃雀四只,一人貪食其三,謂同席者曰:“兄何不用?”其人曰:“索性放在兄腹中,省得他們拆了對。”
解解水氣
有人宴客用淡酒者,客向主人索刀,主問曰:“要他何用?”答曰:“欲殺此壺。”又問:“壺何可殺?”答曰:“殺了他解解水氣。”
有人照管
一窮人正在歡飲,或報以家中失火,其人即將衣帽一整,仍坐之:“不妨!家當盡在身上矣。”或曰:“令尊如何?”答曰:“他怕沒人照管?”
白食先生
有一位白食先生,他吃白食,無人不曉,所以朋友之中,大都退避三舍,有一天,這位白食先生,在酒肆中獨酌,恰有二個舊識,從酒店門前經過,一個是和尚,一個是藥店伙計。因為白食先生,從未請過別人,此時見他獨酌.便進去要他破一次例,請一次客,白食先生,一口應允。三人同坐一桌,和尚與藥店伙計,皆想今天總吃的著一頓白食了;不料白食先生,早已想定主意,他對二人道:“二位叫我請客那也不難,不過有一啞謎,二位若能猜出來,今天的東道,當然是我會結帳,倘若猜不出來,還得打擾二位呢!”二位答應,于是白食先生,用指向天上一指,又向地一指,向前一指,向后一指,再向東西兩邊一指,后又伸出五個指頭,對二友一指,再伸三個指頭,又對二友一指。說道:“這個啞謎,你們猜中了,是何意思,定當我做東。”藥店伙計猜道:“上有天花粉,下有地骨皮,前有前胡,后有后樸,東有東桑葉,西有西洋參,五錢甘草,三錢金銀花,不知對不對?”白食先生搖頭道:“不對不對!”和尚說道:“上有三十三天,下有十八層地獄,前有彌陀佛,后有韋將軍,東有三宮殿,西有土地堂,五百尊羅漢,三世如來佛,不知對不對?”白食先生笑道:“不對不對!我所說的,上天沒有跌下金子,地下沒有生出銀子,前門不進和尚,后門不入道士,東邊拿來,西邊便去,只有五文錢,三個人如何夠吃?二位都猜不對,請會賬罷。”
少敬
有邀友飲者,席未終,遂呼拿飯來,比送客至門外,客日: “少敬。”主人怪問曰:“此豈是你說的話?”客曰:“然則拿飯來,應該是你說的話嗎?”
水酒
頡者人一酒店,以錢四文沽酒舉杯獨酌,佯驚而贊曰:“此酒太濃,附近十余里,無甚佳釀,明日當復來飲。”言已辭去,店主信以為真,急向缸中,加水數(shù)勺,越日,頡者果至,仍沽四錢,依舊贊以太濃,當復來飲等語,店主又加水較多,其缸幾為之滿,數(shù)日,頡者杳然,店主心疑,取酒嘗之,與水無異,始悟墮其術中,致綠豆一缸,僅換青蚨八個而已。
莫猜拳
父子扛酒一甕,行經小山,適下坡矣,時值遇雨路滑,跌翻甕破,酒傾溢流石上,其子伏地痛飲,舉頭呼父曰:“快來快來!勿等杯子也。”父大怒,以足踢之,其子接足搖手而笑曰:“莫猜拳!請從速喝幾口罷。”
一世苦
汴京有杜康廟,年久頹壞,造酒家集資重修,莊嚴色相,煥然一新,正擬演戲致祭間,忽于土中又掘出一碑,上有周太祖三字,因泥土模糊,群誤以為周大姐,想系杜康夫人,因亦塑像并坐,書曰:“周大姐之神位。”會祥符縣宰,亦來拈香,拭碑細觀,乃知其誤,立命毀像,夜間夢周太祖謝以詩云:“我本前朝周太祖,怎么與杜康為夫婦?若非明公來察破,嫁得酒鬼一世苦。”
先 生
有鄰人請生徒飲酒,師謂徒曰:“汝代余拜幕,余代汝往鄰家赴宴可耳。”徒不從,師大怒曰:“吾教汝輩,如此用心,汝輩競一無所得耶?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代其飲,豈忘之耶?”
加字令
主人宴客,出一酒令,從一字聯(lián)起,依次逐加,至十一字為止,隨口而出,應聲而對,不許停留,如稍遲,即罰酒三盅。主人曰:“雨。”首坐曰:“風。”次曰:“花雨。”三曰:“酒風。”四曰:“飛花雨。”五曰:“發(fā)酒風。”六曰:“點點飛花雨。”七曰:“回回發(fā)酒風。”八曰:“皇王有道,檐前點點飛花雨。”末坐曰:“祖宗無德,席上回回發(fā)酒風。”
嘲醉人
新官到任,指使差人,拿像人不像人的到案,差人為難,回家商之妻子,妻曰:“這有何難?”你將猴子與他穿戴衣冠,送至署中,你就說:‘把像人不像人的帶到,頗好銷差。’夫如其言,將猴子扮好,牽去見官,官大喜,當果子與猴子吃,極其馴順,官見猴子可愛,令人領到席前,叫他吃酒,誰知哪猴子,吃了酒,野性發(fā)作,在前揪了帽子,撕了農服,亂跳亂啼,官罵之曰:“你這不講禮的東西!未吃酒的時候,到還像人,吃了酒,連人都不像了。”
醉鬼
玉帝坐凌霄殿,謂諸神曰:“地獄之鬼,有閻君統(tǒng)轄,惟陽世之鬼,無人管束,愈出愈奇,我欲使鐘馗至下界盡捉而食之,以懲鬼蜮之行,而除生靈之害。”眾神曰:“界分陰陽,陰有鬼,而陽有人,陽世何得有鬼?”帝曰:“陽世之鬼更多,何可不除?”遂命鐘馗至下界捉鬼,鐘馗至下界,鬼卒盡拘之,惟醉鬼不見到案,詢之鬼卒,答曰:“這醉鬼無日不飲,無飲不醉,夜間鬧酒發(fā)風,白日害酒裝死,實在難捉他。”鐘馗曰:“且將眾鬼烹而食之,先回覆玉旨要緊。”行至中途,忽來一人,扭著鐘馗不放,自稱我是醉鬼。鐘曰:“我正要捉你,你因何反來纏我?”醉鬼曰:“你是何人?”答曰:“我是奉命捉鬼的鐘馗。”醉鬼曰:“你姓鐘呵!是大鐘?還是小鐘?若是大鐘,與你豁三十拳,若是小鐘,與你豁五十拳,豁完了再說,你吃不吃我不管。”
朗照不宣
有教讀刑名書啟三幕賓,及典史某四人,提壺賞月,詩興勃發(fā),擬即景聯(lián)句,教讀首唱曰:“且夫明月在中天。”刑名續(xù)曰:“照得地方人等喧。”典史亦吟曰:“卑職把酒在恭候。”書啟拍掌曰:“我之結句佳絕。”即吟曰:“伏惟朗照而不宣。”
一面之詞
夫人對好酒的丈夫說:“你在本星期,有三次醉著回來了,我雖不勸你戒酒,你也得自己留意些。”
丈夫很覺意外:“什么?”本星期我喝醉了三次回來?你莫這樣說!我在本星期,不是有四次沒喝醉回來的么?”
酒之用途
妻:“你每天喝酒,酒喝了有什么用?”
夫:“有的有的!你放香油的那一個瓶,以前是放什么的?”
夢戲酌
一人夢赴戲酌,方定席,為妻驚醒。及罵其妻,妻曰:“不要罵,趁早睡去,戲文還未到半本哩。”
昨日不送客
公嘗宴客,酒酣,隱幾熟睡,及覺,便謂經宿,張目視客曰:“今日未嘗奉招,何復見降?”客曰:"怪君昨日不送客耳。”
文遭涂抹
余邑張斗橋為諸生時,記名家舊文一篇,遭文宗涂抹,乃訴于學博文蓮山先生。先生引戲詞慰之,曰:“昔蘇秦母誕辰,伯子捧觴稱壽,嘆曰:‘好佳釀。’及季子亦捧稱壽,罵曰:‘酸酒。’季子妻乃從伯母借酒一觴,復罵曰:‘酸酒。’季子妻曰:‘這是伯母家借來的。’翁叱之曰:‘你這不行時的人,過手便酸。’”斗橋大笑。
戀酒
有頑客者,戀酒無休,與眾客同席,飲酣,乃目眾客曰:“凡路遠者,只管先。”眾客去盡,止有主人陪飲。其人又云:“凡路遠者先回。”主人曰:“止我在此耳。”其人曰:“公還要回房里去,我則就席上假臥耳。”
薄酒
有賣酒者,夜半或持錢來沽酒,叩門不開,曰:“但從門縫投進錢來。”沽者曰:“酒從何出?”酒保曰:“也從門縫遞出。”沽者笑,酒保曰:“不取笑,我這酒兒薄薄的。”
易酒三佳
京師縉紳,喜飲易酒,為其沖淡故也。中原士夫量大者,喜飲明流.為其性釅也。余僚丈秦湛若,中原人,極有量,嘗問人曰:“諸公喜飲易酒,有何佳處?”其人答曰:“易酒有三佳:欲時不醉,一佳;睡時不纏頭,二佳;明日起來不病酲,三佳。”湛若曰:“如公言,若不醉不纏頭不病酲,何不喝兩盞湯兒?”其人大笑。
只這一瓶
一主人請客,客久飲不去,乃作謔曰:“有擔賣磁瓶者,路遇虎,以瓶投之,俱盡,止一瓶在手,謂虎曰:‘你這惡物,起身也只這一瓶.不起身也只這一瓶。’”客亦作謔曰:“芳觀音大士誕辰,諸神皆賀,呂純陽后至,大士曰:‘這人酒色財氣俱全,免相見。’純陽數(shù)之曰:‘大士金容滿月,色也;凈瓶在旁,酒也;八寶瓔珞,財也;噓吸成云,氣也;何獨說貧道?,大士怒,用瓶擲之。純陽笑曰:‘大士莫性急,這一瓶打我不去,還須幾瓶耳。’”
造酒法
一人問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參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歸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參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于真法。酒家曰:“爾等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俛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以異于是。
好酒者
一人好酒,坐席太久,其仆欲令其去,因見天陰,說稱天將雨了,其人說:“將雨怎么去的。”稍間下雨,許久雨去,仆又說:“雨住了。”其人說:“雨住了還怕甚的。”
酸酒
客謂店主曰:“觳只菜腐足矣,酒須絕美者。”少頃,來問:“萊內可著醋?”客曰:“著些亦好。”取菜置訖,又問:“豆腐可著醋?”客曰:“著些亦好。”取腐置訖,又問:“酒中可著醋?”客曰:“酒中如何著醋?”店主攢眉云:“怎好,怎好,已著醋了。”
譏賣淡酒
有天鵝趕一田雞,躲于天羅叢下。天羅問曰:“你因甚避于我鄉(xiāng)?”田雞答曰:“目今朝廷差官,要捉一物三名者懲治,因此躲于貴村避難。”天羅又問曰:“何以一物三名?”田雞答曰:“一名田雞,二名石淋,三名黃蛤。”天羅答曰:“汝快走,休要連累于我,我亦是三名:一名天羅,二名絲瓜,三名布瓜。”田雞無奈,躲避于水中。又問田雞何事匿于水中。田雞如前答應。水曰:“莫累于我,我亦有三名。”田雞問曰:“何三名?”水答曰:“一名江水,二名河水,三名海水。”田雞遂怒曰:“我只說是海中咸水,而誰知你都是江河淡水,尚何肯在你這里躲避?”
瓶飲亦好
昔一人專好飲酒,后游京師。忽一日遇一故人,其故人乃是慳吝之士,于途間相見。其好酒人曰:“到貴寓一敘,口渴心煩,或是茶酒,可借一杯止渴。”故人曰:“吾賤寓甚遠,不敢勞煩玉趾。”其好酒之人曰:“諒不過只有二三十里。”故人曰:“敝寓所甚隘,不堪停尊駕。”好酒人曰:“但開得口就好。”故人曰:“奈器皿不備,無有杯盞。”好酒人曰:“我與你在相知,就瓶飲亦好。”
嘲好酒人
一人好酒,夢見有一人送酒給他吃,嫌冷,教人拿去暖熱,不覺醒了,即啐云:“早知就醒了,何不知吃些冷的亦罷。”
吏胥酒令
儒、釋、道與吏人同席行令,取語句首尾相同。儒者曰:“上取乎下,下取乎上。”釋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道者曰:“道可道,非常道。”吏人曰:“呈為公務,事右具呈。”
財酒誤事
僧人犯罪,官令役夫押解配所,途受犯僧賂賄,至夜,僧灌以酒,伺其醉睡,因削其發(fā)而逃。役夫酒酲,忙索犯僧不見,及捫自首,禿而無發(fā)。大。驚,呼曰:“和尚猶在,我卻何處去了?”
一瓶打不倒
觀音大士戒洞賓曰:“君三醉岳陽,度何仙姑,賣墨鼎州,飛劍斬黃龍,既居仙品,何不戒酒色財氣乎?”洞賓誣觀音凈瓶為酒,盛妝為色,黃金布地為財,降服大鵬為氣。大士被誣不堪,因以凈瓶擲之。洞賓笑曰:“你這一瓶兩瓶,便也打我不倒。”
薄酒詩
數(shù)升糯米淺慳量,飯熟兒童個個嘗。盡意滿傾三斛水,打頭撇起一壺漿。冷斟全似金生麗,熱飲猶如周發(fā)商。無奈相央吞兩盞,幾乎漲破肚中腸。
菜酒而已
一儒官當迎候上司,方乘馬出門,適鄉(xiāng)人過訪,不暇詳曲,草草謂內人曰:“待以菜酒而已。”內人不解文語,不知“而已”為何物,既而詢諸婢仆,認“已”為尾,猜疑為所蓄大羊也,乃宰羊盛具酒肴待之去。儒官歸,問其故,嘆息無端浪費,惆悵不已。其后但出門時,輒囑內眷曰:“今后若有客至,止用‘菜酒’二字,切不可用‘而已’。”
酒風
一鼠居油房,一鼠居酒房,彼此互食所有。酒鼠既食油,乃邀油鼠人酒房,以口銜鼠尾,而垂飲于中。油鼠飲酒樂,因謝曰:“好酒好酒。”酒鼠開口應聲曰:“不敢不敢。”油鼠無系著,遂墮入甕中,翻滾不得起。酒鼠嘆曰:“你少飲些也罷,如何就在這里撒酒風。”
醉后不似人
一官衙見戲猴者,衣巾行動儼似人形,命賞以酒。猴既醉,自扯衣巾,依然一猴也。官長驚問其故,左右曰:“此畜牲,無酒時還似人.一飲酒后,全不似人。”
七十三八十四
一東道吝嗇,當宴賓時,私囑其仆曰:“爾莫浪費酒漿,但聞我擊桌一下,爾則敬酒一次。”客偶聞知,飲間故問:“尊堂高壽幾許?”答曰:“七十三矣。”客擊桌嘆曰:“難得。”仆聞?chuàng)糇缆暎蚩途淳疲曢g客又問:“尊翁高壽幾許?”主曰:“八十四矣。”客復擊桌云:“愈是難得。”仆人義起敬。已而主覺是計,乃斥言曰:“你也不要管他七十三、八十四、你也吃得夠了。”
貧人耽酒
詩曰:空挈壺瓶酒肆纏,渾身搜遍沒文錢。幾回欲脫蓑衣當,又恐明朝是雨天。
無酒閑坐
劉伶嗜酒,常索其館人曰:“我何日得一大醉?”館人釀酒成缸抬進,翌日視之,酒盡干。伶頹然坐糟上,笑問主人曰:“爾嘗許我一大醉,今日如何令我在此閑坐?”
醉后
一人好于醉后近色,或戒之曰:“大醉行房,五臟反復,此甚不宜。”答曰:“惟我不妨。”問何故,答曰:“我每行實是兩度。”
雙斧劈柴
一人酒色過度而病,醫(yī)曰:“今雙斧劈柴也,今后須戒。”妻從旁睨之,醫(yī)會其意,轉口曰:“即不能戒色,亦須戒酒。”病者曰:“色害勝酒,還宜首戒。”妻曰:“先生的話不聽,如何得病好?”
當酒飯
一人三餐無食,夫妻枵腹上床,妻嗟嘆不已。夫曰:“我今夜要連打三個拐,以當三餐。”妻從之。次早起來,頭暈眼花,站腳不住,謂妻曰:“此事妙極,不惟可以當飯,且可當酒。”
性不飲
除夜,以酒一瓶、腐一盂供石敢當。主人揖畢,見狗在旁,命童子速收之。童子方攜酒人內,復出收腐,已為狗所啖矣。主人叱曰:“癡奴才,先收腐便好,狗是不吃酒的。”
酸酒
有上酒店而嫌其酒酸者,店主怒,吊之于梁。客過,問其故,訴曰:“小店酒極佳,此人說酸,可否該吊?”客曰:“借一杯我嘗之。”既嘗畢,攢眉謂店主曰:“可放此人,吊了我罷。”
譬字令
眾客飲酒,要“譬”字“四書”一句為令,說不出者罰一巨觥。首令曰:“譬如為山”。次曰:“譬如行遠必自邇。”以及“譬之宮墻”等句,落后一人無可說得,乃曰:“能近取譬。”眾嘩曰:“不如式,該罰。如何‘譬’字說在下面?”其人曰:“屁原該在下,諸兄都不說自己倒出了,反來罰我。”
祝壽
眾至一家祝壽,飲酒間行令,各說“壽”字一句。一人喊云:“壽天莫非命。”眾嘩然曰:“是何言也!”以大鐘罰之,即曰:“該死該死。”
合做酒
甲乙謀合本做酒,甲謂乙曰:“汝出米,我出水。”乙曰:“米都是我的,如何算帳?”甲曰:“我決不欺心,到酒熟時,只須還我這些水便了,其余都是你的。”
蘸酒
有性吝者,每日沽酒一文,慮其竭,乃約用箸頭蘸嘗之。其子連蘸二次,父叱曰:“汝吃如此急酒耶?”
茶酒爭高
茶謂酒曰:“戰(zhàn)退睡魔功不少,助成吟興更堪夸。亡家敗國皆因酒,待客何如只飲茶?”酒答茶曰:“瑤臺紫府薦瓊漿,息訟和親意味長。祭祀筵賓先用我,何曾說著淡黃湯!”各夸已能,爭論不已。水解之曰:“汲井烹茶歸石鼎,引泉釀酒注銀瓶。兩家且莫爭閑氣,無我調和總不成。”
酒瓶加帽
魏元孚為太保尚書令,性機辯好酒,貌短而禿。周文帝偏所眷顧,嘗于室內置酒十瓶,瓶余一斛,瓶上皆加帽,引孚入視,以發(fā)笑。孚見之喜曰:“吾兄弟輩甚無禮,為何竊入王家,宜早還宅。”因持酒歸。周文帝撫掌大笑。
有好美酒(謎語)
月在半天.女子并肩,火燒羊腳,雞立水邊。
陳公戒酒
南京陳公鎬善酒,督學山東時,父慮其廢事,寄書戒之。乃出俸金,命工制一大碗,可容二斤許,鐫八字于內云:“父命戒酒,止飲三杯。”士林傳笑。
好酒
父子扛酒一壇,路滑打碎。其父大怒。其子伏地大飲,抬頭向父曰:“難道你還耍等菜?”
遠送當三杯
客訪主人,主人不留飲食,起送至門,謂客曰:“古語云:‘遠送當三杯。’待我送君幾里。”恐客留滯,急拽其袖而行。客笑曰:“從容些,我吃不得這般急酒”。
開門七件
妻好吃酒,屢索而夫不與,叱之曰:“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何曾見個酒字?”妻曰:“酒是不曾開門就要用的,須是隔夜先買,如何放得在開門里面?”
燒腳
一老翁冬夜醉臥,置腳爐于被中,誤焚其腿。早起罵人曰:“我老人家多吃幾杯酒,火焚了腳,便自不知,你們都是后生家,難道燒人臭也不聞得?”
啞子說話
有一叫化子,假裝啞子,在街市化錢,常以手指木碗,又指自嘴曰:“啞啞”。一日拿錢二文買酒吃盡曰:“再添些酒與我。”酒家問曰:“你每常來,不會說話,今日因何說起話來了?”叫化子曰:“往日無錢,叫我如何說得話?今日有了兩個錢,自然會說話了。”
鋸酒杯
一人赴席,主人斟酒,每次只斟半杯,其人問主人:“尊府有鋸子否?借我一用。”主問何用,客指杯云:“此杯上半截既然盛不得酒,就該鋸去,留他空著有何用?”
怕淹死
客人進店吃酒,飲一杯說一墩字,說之不休。旁人曰:“想是酒薄,恐怕瀉腸,連墩數(shù)次么?”客曰:“非也,只要有了一個墩子,讓我爬上去,才不被這薄水淹死。”
殺水氣
酒店煩人寫賣酒的招牌,其人寫完,乃于牌畫刀一把。酒店驚問:“畫此何用?”答曰:“我要這刀來殺殺水氣。”
醋招牌
有一酒店,來買酒的,但說酒酸,就鎖在柱上。適有道人背一大葫蘆進店,問之,店主曰:“他說我酒酸,因此鎖他。”道人曰:“取杯我嘗嘗看。”道人咬著牙吃了一口,急急跑去。店主喜其不說酸,呼之曰:“你忘記葫蘆了。”道人曰:“我不要,我不要,你留著踏扁了做醋招牌。”
再打三斤
某縣令甚呆,所為多可笑,紕繆不可枚舉。飲量甚洪,日必沽酒數(shù)斤,怡然獨酌。一日,突有喊冤者,正醺醺時,阻其雅興,含怒升堂,拍案喝打,并不擲簽。役跪請曰:“打若干?”官伸指曰:“再打三斤。”吏笑不可遏,競至哄堂。又轎夫工食,升堂點給,怒曰:“我僅見二人抬轎,如何有四名?”轎夫曰:“轎后有二人,非四耶?”官無以詰,方按其名。其一曰洋洋得意,其二曰不敢放屁,其三曰昏天黑地,其四曰拖來拖去。
偷酒
一先生好飲酒,館童愛偷酒。偷的先生不敢用人,自謂必要用一不會吃酒者,方不偷酒,然更要一不認得酒者乃真不吃,始不偷也。一日,友人薦一仆至,以黃酒問之,仆以陳紹對。先生曰:“連酒之別名都知,豈止會飲?”遂遣之。又薦一仆至,問酒如初,仆以花雕對。先生曰:“連酒之佳品競知,斷非不飲之。”又遣之。后又薦一仆,以黃酒示之,不識;以燒酒示之,亦不識。先生大喜,以為不吃無疑矣,遂用之。一日,先生將出門,留此仆看館,屬之曰:“墻掛火腿,院養(yǎng)肥雞,小心看守。屋內有兩瓶,一瓶白砒,一瓶紅砒,萬萬不可動;若吃了,腸胃崩裂,一定身亡。”叮嚀再三而去。先生走后,仆殺雞煮腿,將兩瓶紅白燒酒,次第飲完,不覺大醉。先生回來,推門一看,見仆人躺臥在地,酒氣熏人,又見雞、腿皆無,大怒,將仆人踢醒,再再究詰。仆人哭訴曰:“主人走后,小的在館小心看守,忽來一貓,將火腿叼;又來一犬,將雞逐至鄰家。小的情急,忿不欲生,因思主人所屬紅白二砒,頗可致命,小的先將白砒吃盡,不見動靜,又將紅砒用完,未能身亡,現(xiàn)在頭暈腦悶,不死不活,躺在這里掙命呢。”
酒誓
一人嗜酒,日在醉鄉(xiāng),杯中物時不離口,已成酒病。眾友力勸其戒酒。嗜飲者曰:“我本要戒,因小兒出門未歸,時時盼望,聊以酒澆愁耳,子歸當戒之。”眾曰:“賭咒方信。”嗜飲者曰:“子若歸,不戒酒,教大酒缸把我淹死,小酒杯把我噎死,罰我生為曲部之民,死作糟丘之鬼,在酒泉之下,永不得翻身。”眾友曰:“令郎到底何處去了?”答曰:“杏花村給我沽酒去了。”
中 酒
一師設教,徒問“‘大學之道’如何講?”師佯醉曰:“汝偏揀醉時來問我。”歸與妻言之,妻曰:“大學書名,之道是書中的道理。”師頷之,明日謂其徒曰:“汝輩無知,昨日乘醉便來問我,今日我醉,偏不來問,何也?”師如妻言釋之。弟子又問:“‘在明明德’如何?”師遽捧頷曰:“且住,我還中酒在此。”
酸酒
一酒家招牌上寫:“酒每斤八厘,醋每斤一分。”兩人入店沽酒,而酒甚酸,一人咂舌攢眉曰:“如何有此酸酒,莫不把醋錯拿了來?”友人忙壓其腿曰:“呆子,快莫作聲!你看牌面寫著醋比酒更貴著哩!”
艾子醉談
艾子好飲,少醒日。門生相與謀曰:“此不可以諫止,唯以險事休之,宜可戒。”一日,大飲而噦,門人密抽彘腸致噦中,持以示曰:“凡人具五臟方能活,今公因飲而出一臟,止四臟矣,何以生耶?”艾子熟視而笑曰:“唐三藏(臟)猶可活,況有四耶?”
上一篇:酒神話傳說(22集精選)
下一篇:青島啤酒獲金獎 老佛爺暢飲賜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