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3年到2014年行業整體業績的低谷,白酒業從2014年第四季度開始釋放出積極回暖信號,2015年第一季度這種積極同暖的態勢進一步向全行業蔓延,經歷了長達兩年的寒冬期之后,白酒業在今年第一季度迎來了久違的“小陽春”。
主要白酒企業第一季度業績“亮”了
從白酒上市公司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來看,在17家上市公司中,只有3家企業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只有5家企業的凈利潤指標同比下滑;其中營業收入增幅超過兩位數的白酒企業達7家,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兩位數的企業也有6家。
除了白酒上市企業之外,一些泛全國化品牌和區域強勢品牌在第一季度也出現了強勢增長。比如習酒,第一季度其省外市場實現銷售收入5.14億元,同比增長30%,而省內市場則完成銷售收入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0%;四特酒第一季度銷售收入增長超過30%;白云邊2015年1-2月完成銷售收入13.5億元,同比增長達43.11%。
除了2015年第一季度主要白酒企業在整體業績層面的積極表現,我們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發現一些潛在的積極變化。
白酒上市公司2015年第一季度業績情況表
上市公司 | 營業收入(億元) | 同比增長 |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 同比增長 |
洋河股份 | 62.60 | 10.41% | 22.27 | 11.28% |
瀘州老窖 | 19.09 | 21.99% | 5.4 | 9.59% |
古井貢酒 | 16.67 | 12.05% | 3.02 | 5.61% |
順鑫農業 | 32.34 | 0.87% | 1.92 | 6.2% |
山西汾酒 | 14.36 | -7.82% | 2.15 | -37.1% |
貴州茅臺 | 85.45 | 14.69% | 43.64 | 17.99% |
黃臺酒業 | 0.1829 | 2.99% | -0.0285 | 12.94% |
青青稞酒 | 5.43 | 1.93% | 1.6 | 4.48% |
五糧液 | 67.35 | 0.23% | 22.007 |
-15.97% |
沱牌舍得 | 3.15 | -9.73% | 0.0437 | -45.61% |
酒鬼酒 | 1.61 | 98.03% | 0.1903 | 1071.12% |
伊力特 | 4.12 | 0.75% | 0.72 | -22.52% |
金種子酒 | 5.22 | -9.23% | 0.2206 | -31.99% |
迎駕貢酒 | 9.37 | 5.28% | 2.07 | 16.09% |
今世緣 | 8.74 | 1.52% | 2.77 | 1.45% |
老白干酒 | 6.13 | 37.52% | 0.22 | 39.59% |
水井坊 | 2.64 | 254.73% | 0.48(2014年同期為-0.85) | 不適用 |
其一是高端酒價格調整基本到位,新的量價平衡逐步成型,茅臺、五糧液等開始逐步掌控高端酒價格主動權,相應的,業績層面也開始趨穩回升。茅臺、五糧液高端酒價格支撐著白酒行業的價格金字塔高度,茅臺和五糧液在出廠價上分別站穩819元/瓶和609元/瓶,相當于為白酒業新價格體系的構建做好了“頂層設計”,為白酒業長期發展創造了相對寬松的價格帶寬度和成長環境,這對整個酒業都是利好因素。
其二,除了汾酒之外,瀘州老窖、洋河股份、古井貢酒等幾個一、二線上市企業調整效果顯著,業績回暖明顯。瀘州老窖方面,國窖1573一季度完成銷售收入8億元,窖齡酒完成銷售收入3.5億元,同比增幅較大;古井貢酒2014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9.25億元,較2013年增長5.79%,利潤總額8.10億元,同比降低2.52%。相比之下,今年第一季度,古井貢酒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12.05%,凈利潤同比增幅5.61%,由負轉正;洋河股份第一季度業績增幅相比2014年則是全面由負轉正,其2014年營業收入增幅為-2.43%,凈利潤增幅為9.55%,今年第一季度這兩個指標分別為10.41%和11.28%,回升的步伐很強勢。主體企業是酒業骨干,如果它們調整到位,那么就標志著2015年酒業整體回暖將是大勢所趨。
其三,一些圍繞重點市場推進區域深耕的泛全國化品牌和區域強勢品牌站穩了腳跟,開始觸底反彈。習酒、四特酒、白云邊這些在酒業發展高峰期積極推進全國化戰略的酒企,在酒業轉型期紛紛收縮戰線,高筑墻、廣積糧,高舉打造根據地的旗幟,重塑增長動力,在2015年第一季度呈現出強勢的恢復性增長態勢。
其四,新秀上市企業表現普遍穩健。今世緣、迎駕貢酒以及即將正式上市的口子酒業和正在排隊上市的甘肅金徽酒業,這些企業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普遍比較穩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這些企業具有一個共性:即都代表了區域強勢品牌的發展路徑,這種相對扎實的發展模式保證了其受到酒業調整的沖擊相對較小,而上市本身將為這些區域強勢品牌的持續壯大注入活力和實力。它們不僅在改變著酒業格局,而且將成為未來酒業發展的重要一極。
當然,我們應該更為客觀地看待第一季度白酒業的諸多利好,久違的亮眼業績讓酒業為之振奮,但2014年同期的業績基數畢竟相對較小,而且第一季度的業績增長也有春節集中消費的助推,因此,我們既要看到行業潛在的積極變化和利好趨勢,也要正視2015年仍將可能面臨的困難。
從宏觀數據看酒業第一季度“小陽春”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白酒行業2015年1-3月最新產量數據及經濟指標顯示,2015年1-3月,我國白酒行業累計產量310.18萬千升,同比增長4.05%。從累計產量增速對比來看,今年1-3月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50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7個百分點。其中,3月單月實現產量107.91萬千升,同比增長2.03%,相比上年同期增速減少了3.90個百分點,環比增長了4.59個百分點。從白酒產量供給總雖來看,2015年1-3月的白酒產量,不論同比還是環比,仍然保持了增長的態勢,但增速在逐步回落,3月單月的產量數據也大致如此。這說明第一季度白酒產量的增長動力依然較強,并未受到行業調整的顯著影響,與此同時,白酒產量供給的結構在發生變化,大眾白酒占比大幅提升。
在產量保持增長的情況下,2015年1-3月,我國白酒行業實現收入1400.58億元,同比增長7.39%(比上年同期增加7.5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09.45億元,同比增長2.93%(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14.47個百分點)。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1年白酒行業收入增速達到歷史高點40.25%;利潤總額增速接近2007年1-11月最高值60.27%,為2008年以來的最高增速。此后,自2012年開始,由于宏觀經濟不景氣以及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等諸多因素對行業造成的一系列負面影響,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的收入增速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利潤總額增速則在前期維持一定高位的情況下,于2012年底開始出現下滑,且下滑速度在2013年5月明顯加快,當年8月出現了近兩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進入2014年負增長幅度進一步攀升至兩位數。
從2015年1-3月白酒行業經濟指標來看,白酒行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同比由負轉正,行業數據總體開始得到改善。2015年之前,白酒行業利潤總額的大幅萎縮與白酒銷售收入的整體下滑,以及酒企加大調整期渠道和市場費用投入有直接關系,白酒利潤總額的復蘇在某種程度上說明,白酒行業應該正在走出最艱難的調整階段,具體表現就是行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恢復性增長。客觀而言,白酒行業景氣度仍處于低位運行,但底部復蘇的跡象已經顯現。
由白酒行業的毛利率指標可見,2015年1-3月,我國白酒行業實現收入1400.58億元,同比增長7.39%,而主營成本為957.90億元,同比增長9.21%,毛利率為31.61%,相比去年同期仍下滑了1.07個百分點。白酒毛利率的同比下滑與白酒行業的產品結構調整有關,比如從中高端白酒向大眾白酒的轉型,也與白酒企業被迫加大渠道維護和市場拓展相關費用的投入力度有關。
2015年1-3月白酒行業宏觀數據也基本反映了當前酒業轉型的內涵和趨勢,即白酒行業正逐步走出最艱難的時期,迎來穩步復蘇的“陽春天氣”,其間或有反復,但總體趨勢向好。
我們既要看到行業潛在的積極變化和利好趨勢,也要正視2015年仍將可能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