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中國正在全面地融人世界化浪潮,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樣面臨著走向世界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白酒文化應該如何繼承與創新,很值得思考。在我看來“白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包括“四個傳承,三個創新”。
第一個傳承,精神傳承。什么是酒文化的精神?首先是激情。酒既具有物質屬性又具有精神屬性,為什么具有精神屬性?因為人的生理特征在酒物質屬性的刺激下,會產生解放理性、釋放感性,或者說解放自我釋放激情的效果。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女人釋放自己的方式或許是眼淚,男性釋放自己的方式或許是酒,只要女人還有眼淚,世界的酒就不會消亡。其次是儒雅,中國酒文化從來都有雅俗之分,但不可偏廢。再次是誠信,在信息閉塞的古代,一種酒要成為國家級的名酒并載入史冊,離開百年的誠信是做不到的。最后是堅毅,中國酒為什么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生命力?是企業的力量,更多是原產地的力量。
第二個傳承,工藝傳承。什么是白酒?在這個最基礎的問題上,學術界仍然有著很大分歧。中國白酒釀造具有獨特的技術特點,多采用群體微生物發酵等,這也決定了白酒的地域特色。要傳承什么樣的白酒工藝,必須要有極其嚴格的界定,我個人認為,白酒的固態發酵技藝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值得傳承的。
第三個傳承,標準傳承。中國白酒的獨特工藝有嚴格的工藝標準,從原料粉碎、發酵溫度到保溫手段等等,有一整套約定俗成的規矩,但是這一套東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問題。一個是企業把根本精力都放在了營銷上,工藝管理、市場管理有邊緣化、淡化的趨向;另一方面,新酒工大部分比較年輕,不能把指標落到實處,這應該引起所有企業的重視。
第四個傳承,品牌傳承。如今的企業家往往都是“過客”,而品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當品牌落傳到我們手中的時候,無論是幾年或者幾十年,最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傳承下去。
再說三個創新。
首先是理念創新。2015年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年份,黨中央、國務院正在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進行一系列戰略部署,同時2015年還是“一帶一路”元年、“中國制造2025”元年、“互聯網+”元年等等。
未來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國,未來的世界是中國的世界。毫無疑問,中國走向世界是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最大的戰略機遇。過去我們常講“借船出海”,一支木船可以借,但是我們中國這條龍要出海,這正是一個良機。我建議在協會的領導下,大家聯合起來組織一批專家學者,科學、系統全面地做一個跨度至少10年的國際市場頂層設計研究,這個頂層設計包括“中國白酒一帶一路計劃”、“互聯網+”發展思路等內容。
其次是標準創新。產品出口理念在國外已成為重要的戰略事項,因此白酒要進入國際化時代,必須首先建立國際承認的國際標準,我們應該共同制定和實施白酒國際化戰略,提升白酒標準對產業國際化的技術支撐作用;其次是規模化建設與國際接軌的完整、安全的標準化體系;第三,制定白酒國際化標準,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組織的交流與互動,讓中國白酒的科學價值和卓越品質體現在國際標準中。
最后是文化創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白酒的釀造工藝、包裝工藝、廣告宣傳,都應該體現中國風格,而白酒的國際化,就是中國白酒文化的國際化,所以白酒行業應該在國際化之前,精心設計自己的文化訴求和話語體系。另一方面,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價值觀,白酒文化也需與當地文化追求相融合。
總之,四大傳承是民族文化的傳承,三大創新是與世界接軌的創新。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白酒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其實正是民族與世界的結合,我相信中國白酒標準,中華民族酒文化,一定會被世界消費者逐步接受,中國白酒一定能在世界背景下抒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