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背景下,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中產階級的快速崛起和消費升級的不斷深化,酒類品牌百花齊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順應著市場的改變。經歷了深度調整期,在人們逐漸形成“喝少點,喝好點”的消費共識后,白酒行業逐漸由喝好酒到喝名酒,再到喝老酒的轉變,消費者在對白酒提出品質要求的同時,也愈加看重其背后的健康價值和文化屬性。
在老酒開啟白酒行業發展新風口的時候,對市場嗅覺敏銳的舍得酒業,開啟了“老酒戰略”,提出“舍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的口號,不斷引領著消費者加深對“老酒”的認知。射洪春酒味幾何?基于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在建廠80周年之際,舍得酒業隆重推出了沱牌1940,紀念1940年酒廠建立。通過這款質感足、品質佳的紀念款,來一展舍得酒業八十載風雨兼程的變革和持之以恒的“水、曲、糧、窖、藝、藏”的生態釀酒匠心。
沱牌1940,演繹著“射洪春酒今安在”
暗褐色的瓶身略顯古樸,瓶身燙金字體,印有釀酒圖暗紋,搭配曲滑的流線設計,沱牌1940的外型,給人一種沉穩而不失潮流的印象,頗有“老酒”風采。
沱牌曲酒歷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釀酒工藝、技術和歷史傳承,脈絡清晰。史料記載,在西漢時期,射洪縣境內就開始用制曲發酵法以黍煮釀醴壇。詩圣杜甫的“射洪春酒寒仍綠”詩句中,也提及此酒。
歷史的動蕩讓沱牌曲酒幾經變革,戰亂饑荒差點讓“射洪春酒”再無蹤影。1940年,柳樹鎮李明方創立“泰安酢坊”,“入門便覺鼻生香,發幕先令指取嘗”的芬芳美譽,才讓其破繭重生、再續曲酒真味。而這個“泰安酢坊”的小作坊,就是舍得酒業的前身。
作為一款紀念款新品,沱牌1940的誕生,有著特殊的意義,不僅蘊含著舍得酒業80載輝煌風采,還濃縮著射洪春酒“入門便覺鼻生香”的美味。
80載傳承:生態釀酒、匠心工藝
80載時光磨礪,舍得酒業由一個半手工作坊的小廠,淬煉成為中國名酒、中國高端白酒品牌。作為一款回饋舍得酒業廣大客戶的優質實惠品質濃香型白酒,在沱牌1940身上,我們能看到80年來,舍得酒業聚焦市場痛點和消費需求,不斷推陳出新,一款款新品、名酒層出不窮。也能看到,80年來,舍得酒業的匠心工藝堅守,始終傳承著生態釀酒,為品質名酒加足砝碼。
“舍得酒,每一瓶都是老酒”、“悠悠歲月酒,滴滴沱牌情”飲一口沱牌1940,才曉得其含義所在。
舍得酒業的生態釀造法,指的是在沱牌鎮集氣候、水源、土壤“三位一體”的天然生態環境基礎上,打造出的中國首座生態釀酒工業園,從而形成了不可復制的微生態環境。沱牌1940正是在“水、曲、糧、窖、藝、藏”的生態釀造基礎上應運而生的。
這“水、曲、糧、窖、藝、藏”分別指:釀酒用水源自岷山雪寶頂,發源于5000多米海拔的岷山雪寶頂北麓的深層地下水;酒廠地處四川盆地天然釀酒池底部,巨大的天然菌種庫形成的不可復制的生態環境;國內首家采用低溫物理儲存方式的生態儲糧,生態六糧釀造,酒體糧香怡人、柔綿協調、回味悠長;32棟標準化生態釀酒廠房、一萬余口窖池;無法被復制的“六老”釀造工藝;以優質紫砂陶壇儲存、可自由“呼吸”的生態貯酒方式。
布局光瓶酒市場之利器
在建廠80周年之際,舍得推出沱牌1940,除了對自身在歷史、文化和釀造工藝傳承上的回眸,就市場而言,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數據顯示,近年來,光瓶酒市場增速加快,15%-30%的增速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速,當前光瓶酒的市場規模在650億元左右,未來3至5年內,有望突破1200億元。而且,在消費升級驅使下,人們“喝少點、喝好點”的消費意識逐漸增強,光瓶酒的消費人群已逐步滲透到各個階層和群體,越來越多的主力消費人群,在經歷了炫耀與面子情結之后,開始回歸理性消費,客觀認識到喝白酒喝的是品質,為包裝買單不值得。在越來越多的知名酒企紛紛布局光瓶酒市場時,沱牌1940成為舍得酒業在光瓶酒市場的又一破局利器。
沱牌1940不僅在工藝上和品質上能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價格親民,在光瓶酒市場的區間里,更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個人小酌、親友小聚、收藏紀念,多場景適用。
在多元化的白酒市場,百元名酒隨處可見,而真正在性價比上具有代表性和引領性的品牌,鳳毛麟角。舍得酒業,在建廠80周年之際,秉承著紀念、傳承、回饋客戶的寓意,推出沱牌1940這樣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濃香型白酒,一定程度上,構建了更加親民化的消費場景,直接面向了更廣闊的消費群體,在光瓶酒市場,鎖定自己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