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主辦,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質量協會承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協辦的“2017第三期質量標桿經驗學習交流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包括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實施HWM模式的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模式的經驗”在內的20個項目被授予2017年度全國工業企業質量標桿。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質量官何誠受邀出席并代表公司領獎。
所謂“基于HWM模式的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模式”是指將“大質量觀理念”、“全產業鏈體系”和“多層次面監管”這三大理論有機結合,并將風險管理融入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管理模式。HWM是“大質量觀理念”、“全產業鏈體系”和“多層次面監管”英文的首字母組合。
瀘州老窖從1979年開始引進全面質量管理,至今已有38年的歷史,38年以來,公司不斷實踐、探索、總結與提高,全面質量管理得到推進與深化。
2006年,以瀘州老窖為主導的酒業集中發展區投建,標志著全國第一個以白酒生產加工為樞紐,囊括包裝材料生產、灌裝生產、物流運輸、白酒及包裝 材料檢測、白酒交易平臺等完整匹配白酒產業供應鏈的園區正式投建。
這種集群化的生產模式,為公司實施HWM模式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奠定了基礎。
直至2016年,該模式在歷經多次調整與變革中得到最終確立。
該管理辦法在瀘州老窖經歷了引進、全面推行、深化提高等階段。公司堅持走質量效益型發展道路,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把質量管理的思想、理論、方法、原則滲透到企業各項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績效:
表現之一,國內外市場監管反饋良好
2016年,公司出廠檢驗產品1287批次,合格率為100%。在歷次國家及各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白酒產品抽檢中,瀘州老窖產品未出現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產品出口至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等20多個國家與地區,質量均達到并超過相關國家、地區的要求,得到一致認可和好評。
表現之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2016年12月,由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中國國際貿促會、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16年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會”,瀘州老窖以916的品牌強度和320.29億元品牌價值進入榜單,品牌價值得以不斷提升。
表現之三,質量方面取得諸多榮譽
如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全國實施卓越績效模式先進企業、四川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四川省質量信譽AAA等級企業等,特別是2017年4月繼2008年后再次榮獲四川省政府質量管理獎,強有力的證明了公司在質量管理方面所達到的領先水平。
表現之四,創新成果豐碩
截止目前,公司共申請發明專利165件,實用新型168件;獲授權發明專利98件,實用新型157件。公司共計出版專著12部,發表論文408余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15篇。參與制定國家標準9個,行業標準3個,地方標準2個,團體標準2個。公司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項15項,協會科技獎項20余項,瀘州市政府科技獎項10余項。
表現之五,社會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基于HWM模式的產業鏈全程風險管理模式,提升了產品質量、確保了產品安全,也為瀘州老窖和產業鏈位于上下游的供應商、經銷商伙伴帶來良好經濟效益,并有力促進了瀘州老窖社會效益的提升。公司2016年實現銷售收入80.74億元、利潤19.28億元,上繳稅金21.19億元。
瀘州老窖投資建立的分公司直接吸收超過5000余人就業,間接帶動原糧、原輔包裝材料、水電、運輸等相關行業10萬人就業。瀘州老窖秉承 “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和“文化創造價值、和諧促進發展”的社會責任觀,積極投身慈善事業,支持教育、熱心公益,至今累計公益捐贈達3.2億元。
此外,公司根據多年質量管理經驗,編制了《白酒企業質量與安全控制規范》、《白酒企業食品安全技術標準》,通過參與培訓瀘州中小白酒企業質量管理員,交流成功經驗,推動全市白酒行業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質量管理是一條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道路,近年來,瀘州老窖在堅守傳承中國白酒傳統文化和技藝的同時,充分發揮在窖池資源和工藝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努力推動中國白酒向有機、健康、環保方向發展,以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始終致力于“讓中國白酒的質量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