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是一種植物多酚,具有超強抗氧化性。可以說白藜蘆醇的好處是數不勝數。它最早被發現的功能是能幫助降血脂,治療高血脂癥;后來被發現能抑制血小板的非正常凝聚(抗血栓形成),擴張動脈血管,改善微循環;它可以幫助防治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幫助腦血管循環暢通,延長大腦工作時間;它還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復制,抗炎癥和抗過敏作用等。要列舉白藜蘆醇所有功能的依據是件難以實現的工作。白藜蘆醇的研究成果浩如煙海,研究范圍之廣,內容之深,令人驚嘆不已,而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積累。如果您有機會用Google Scholar進行檢索,就會知道白藜蘆醇相關的研究多達78000篇。哈佛大學藥學院的Sinclair博士創建的Sirtis制藥公司,也部分因為白藜蘆醇治療糖尿病的人體試驗研究成果,而在2008年以7.2億美元的天價賣給了英國的跨國制藥公司。
2009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得主,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E.H.Blackburn)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Carol Greider)博士及哈佛大學醫學院(Jack Szostak)博士發現端粒(telomere)如何保護染色體以及端粒酶(telomerase)的存在, 從揭開端粒酶的分子作用機制中,提供延緩老化與開發疾病治療新方向。
1992年,已有醫學報告提出,雖然法國人經常食用動物性脂肪含量高食品,膽固醇攝入量大,法國人平均膽固醇含量也都不低于其他國家,但法國人因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比例卻是最低,法國人每10萬人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僅有61人,僅是美國的60%,這和法國是消費葡萄酒最高的國家有關。資料顯示,進餐時飲用葡萄酒的法國人,比起那些進行正常飲食(不包括葡萄酒)的人,心血管疾病和發病率及死亡率都較低。這就是在世界醫學界公認的“法蘭西奇跡”(The French Paradox)。
白藜蘆醇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結和血管舒張,保持血液暢通,可預防癌癥的發生及發展,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缺血性心臟病,高血脂的防治作用。抑制腫瘤的作用還具有雌激素樣作用,可用于治療乳腺癌等疾病。
20世紀90年代,我國科技工作者對白藜蘆醇的研究不斷深入,并揭示其藥理作用: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預防心肌硬塞、腦栓塞,對缺氧心臟有保護作用,對肥胖者可以起一個控制與減肥作用,對燒傷或失血性休克引起的心輸出量下降有效恢復,并能夠擴張動脈血管及改善微循環。同時我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究白藜蘆醇的提取和工業化生產,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1998年美國艾爾•敏德爾編撰《抗衰老圣典》時,將白藜蘆醇列為“100種最熱門有效抗衰老物質”之一。中國農科院花生研究所禹山林研究員和國家著名醫藥專家毛文岳教授說,有關花生中白藜蘆醇的研究開發將是21世紀最重要的營養課題之一。迄今美國宇航局已將花生定為航天食品,常吃花生制品,可緩解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脂,延緩衰老。白藜蘆醇保健食品將會成為21世紀營養健康的新時尚。
白藜蘆醇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發揮治療功效,具有一定的解熱和止痛活性。在完整小鼠和大鼠身上的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可在不影響血壓的情況下賦予胃黏膜抵抗因胃分泌受壓制而導致的應激性潰瘍的能力。
1993年, Jayafilake等研究表明反式白藜蘆醇和順式白藜蘆醇都具有抗癌活性,其原因是它們可以抑制蛋白質- 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白藜蘆醇在癌癥發生的3個階段即起始、 增進和發展過程中,都有較大的防癌活性,且對癌癥發生3個階段都有抑制乃至逆轉作用:
一、抑制起始作用。減少自由基形成,誘導Ⅱ期藥代酶增多,拮抗二惡英作用;
二、抑制增進作用。抑制環氧合酶( COX ),抑制過氧化氫酶;
三、抑制發展作用。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細胞分化,誘導癌細胞凋亡。
白藜蘆醇可望作為酪氨酸蛋白激酶PTK的抑制劑,諸多醫學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對乳腺癌、胃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卵巢癌、皮膚癌等多種惡性腫瘤細胞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1997年1月,美國芝加哥**諾斯大學藥學院的John Pezzuto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著名的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葡萄的天然產物白藜蘆醇的抗癌活性》的論文,引起醫學科學界的轟動。論文證明白藜蘆醇能有效抑制與癌癥各過程相關的細胞活動。作為抗氧化劑、抗突變劑和抗炎劑,白藜蘆醇顯示出對癌癥的化學預防能力,能夠防止細胞癌病變并阻止惡性腫瘤擴散,還能抑制蛋白鉻氨酸激酶,通過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變作用,還可抑制細胞炎。 白藜蘆醇還可抑制細胞發炎。而細胞發炎與關節炎和其他疾病有關。白藜蘆醇同時還能抑制蛋白 酪氨酸激酶這一催化酪氨酸磷酸化的物質。該激酶包含在有絲分裂調節的細胞內的細胞質信息傳導 中。利用白藜蘆醇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可能是通過阻止激酶功能而起抗突變作用。
在民間,早已用富含白藜蘆醇的中藥虎杖治療和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研究表明,白藜蘆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冠心病從而對心血管起到保護作用:
1、調節血脂;
2、抑制血小板凝集,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作用;
3、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內皮細胞增殖;
4、保護血管平滑機細胞,抑制其增殖;
5、抗白細胞作用;
6、拮抗內皮素-1( endothelinl, ET-1)作用;
7、抗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功能。
有研究在內毒素或凝血酵素誘導的血小板激活作用的實驗中發現,用白藜蘆醇洗滌的血小板預孵化后,在生理血漿濃度中脂多糖單獨或脂多糖和凝血酵素激活的血小板對膠原質的黏附被阻滯。用白藜蘆醇預處理的血小板黏附纖維蛋白原也受到阻滯。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一類植物抗毒素,其心血管保護作用漸漸地成為研究熱點,可望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開發方面有所作為,但是其作用機制遠未明確, 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白藜蘆醇可抑制小鼠肝部甘油三酸酯和膽固醇的沉積。其同樣可通過抑制小鼠肝部脂肪過氧化反應而促使天冬氨酸轉氨酶和丙胺酸轉氨酶水平上升。通過分析血清中這2種酶,可得到心臟和肝臟是否良好的診斷信息。
白藜蘆醇可抑制脂氧合酶合成,該酶存在于白 細胞、心臟、大腦、肺和脾中。因此白藜蘆醇可防止血管中血液凝塊的形成。且在使用可樂寧這種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后,它同樣可抑制血小板的集結。
白藜蘆醇還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而促進燙傷愈合。有人研究了白藜蘆醇在恢復燙傷小鼠的受抑制 細胞性、體液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方面的功效,對白藜蘆醇的受控使用提供了一種藥物依賴式的免疫調節作用。對不同程度嚴重燙傷小鼠的研究顯示,白藜蘆醇可恢復其受損功能,如對抗原信號的回應能力、增生能力、白細胞介素Ⅱ合成能力和通過淋巴細胞的抗體合成能力。嚴重燒傷的動物在利用受控白藜蘆醇治療后,其嗜中性粒細胞水平及其黏附率恢復到接近普通水平,而且存活時間延長。
白藜蘆醇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主要通過清除或抑制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質過氧化、調節抗氧化相關酶活性等機制發揮抗氧化作用。多羥基芪類物質大都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當白藜蘆醇在1.3μg /mL時,能明顯抑制大鼠紅細胞的自氧化溶血和由H2O2引起的氧化溶血,對小鼠心、肝、腦、腎的體內外過氧化脂質的產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白藜蘆醇的抗氧化、誘除自由基和影響花生四烯酸代謝的藥理功能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因為這些生理代謝涉及到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許多生理疾病,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老年癡呆癥、病毒性肝炎、胃潰瘍、炎癥與過敏反應等。
白藜蘆醇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并對孤兒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腸道病毒、柯薩奇A、B組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白藜蘆醇通過減少血小板的黏附,在抗炎過程中改變血小板的活性達到抗炎。
意大利比薩的一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葡萄中含有的白藜蘆醇能助魚兒延壽。接受實驗的100多條魚中,30條每天被喂少量白藜蘆醇,60條被喂適量,20條被喂以很大分量,結果第1組魚沒見什么效果,第2組魚的壽命延長了27% ,第3組魚的壽命延長了50% 。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白藜蘆醇對脊椎動物也有延年益壽的作用。
因為白藜蘆醇有著抗癌、抗氧化、抗炎、抗菌的作用而愛到人們的喜愛,植物來源中說到因為法國人常飲高脂肪物中含有白藜蘆醇,所以法國人的冠心病發病率底于其它西方國家,從此信息中可得知白藜蘆醇因為有效地壓制高脂肪的防治作用。目前已有部分國家和地區把白藜蘆醇及其制品作為膳食補充劑開發白藜蘆醇。
所謂“法蘭西奇跡”(the French paradox)是說,法國人與英國人和美國人的飲食結構基本相同,動物性脂肪含量高,膽固醇攝入量大。不同的是法國人鐘情于葡萄酒,而英國人愛喝威士忌等烈性酒,美國人則愛喝啤酒。[詳細]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