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于光遠先生統計:在馬克思與恩格斯之間,以及他們與其他人的通信中,述及喝酒的有400處左右,還不包括他們兩人評論普魯士政府的燒酒政策和英國啤酒工人罷工等內容。
在馬克思寫的很多東西中,都敘述了他飲酒的心理。
1886年,馬克思在寫給他女婿保爾·法拉格的父親弗朗斯瓦·法拉格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衷心感謝您寄來的葡萄酒。我出身于葡萄酒產區,自己也是葡萄園主,所以能恰當地品評葡萄酒。我和路德老頭一樣甚至認為,不喜歡葡萄酒的人,永遠不會有出息(永遠沒有無例外的規則)。”上述第二句話說明他善于品評葡萄酒不是偶然的,但信中未寫出他的父親在摩塞爾地區有一個不太大的葡萄園;第三句話中引用了馬丁·路德的原話,高度評價葡萄酒,但馬克思是個思維慎密的人,所以在引用了那句話之后,又加了“永遠沒有無例外的規則”這樣一個注腳,這樣就不會得罪一切不喜歡葡萄酒的人,而使自己的話能完全站得住腳。
馬克思在捷克療養時,也很喜愛比爾森啤酒。
恩格斯則能用車葉草和某種酒配制成一種名叫“五月葡萄”的酒。
恩格斯還經常寄酒給馬克思。有一次,包裝酒的人病了,恩格斯酒自己進行包裝。
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當時許多國家的酒都有所評價,包括英國、德國、法國、北歐和東歐各國,以及美國的各種各樣的酒,并注意他人在這方面的言論。
有一次過新年,恩格斯去倫敦與馬克思“狂飲了一回”,結果馬克思大病了一場。但他們均堅決反對酗酒行為,并為他們朋友中有人酗酒而深感惋惜。
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在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領域是權威人士,而且在酒文化方面也不愧為權威人士。
上一篇:穆塞萊斯由來
下一篇:古人訴說白酒中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