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料理不一定非要搭配日本的清酒,搭配白酒、葡萄酒也是一種創新的風格與選擇!
選葡萄酒還是清酒?
同樣是以酒配餐,但用葡萄酒跟用清酒卻是全然不同的兩種體驗。葡萄酒配餐是一唱一和,相得益彰;清酒配餐則是發揮食材的極致可能性。面對變化多端的日本料理,究竟誰的表現會更出色?
日本料理的烹飪特色是突顯食物本味,這與葡萄酒本身的原味釀造工藝相契合。我們只需找到與料理口感互補互助的葡萄酒進行搭配,即可創造出美味交疊的絕妙舌尖體驗。由于西方人對日式料理的熱愛,因此早就有一大堆專家仔細研究過怎么樣去搭配各色日本料理了,一些常規的搭配其實早已有比較“統一”的解答。
比如一般生魚片、海膽等日料海鮮食材都比較肥厚鮮美,但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過于腥氣和肥膩,將其配上香氣和酸度較好的白葡萄酒既可以解腥去膩,突出海鮮的細膩鮮美,同時也會使酒香與酸度更加持久綿長。又如一些醬汁與烤肉的搭配,偏咸又略帶甜味,配以一些中等酒體的干紅,不僅不破壞菜肴本身的香氣,同時因為菜的香氣帶出了酒的果香,酒入喉后的酸度同時降低食物本身的咸度,從而有力的突出了菜的鮮美。
譬如,夏布利干白,是吃料理時的必備。搭配刺身及魚生壽司的時候,我們更傾向于選酒體稍微厚重、飽滿一點,酸度也比較充足、持久的白葡萄酒,而不會選芳香型的特別是甜型的白葡萄酒,比如瓊瑤漿,因為那樣會掩蓋了刺身本身的“鮮”味,這當然是我們要規避的。
然而,由于日式料理千變萬化,配一頓飯可能要換非常多瓶酒才能做到比較好的搭配。因此,在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中,日式料理一般是和日本清酒、燒灼或梅酒搭配。
同樣是以酒配餐,但用葡萄酒跟用清酒卻是非常不同的兩種體驗。葡萄酒與菜式的搭配,更像是與菜式搭臺唱戲 ,一唱一和,相得益彰,互相襯托出對方的優點;清酒的搭配,則更加內斂包容,它更像是一塊純白的幕布,盡可能地放大菜式的優點,讓菜式在幕前展示美味,你雖然不容易感覺到清酒的“形”,但它的神韻卻充滿了你的味蕾。最好的清酒,就像有香味的泉水一樣,水質直接影響了清酒的口感與質感。
日料配葡萄酒
油甘魚刺身
油甘魚刺身的最大賣點,就是在咬下去那一剎那,從齒縫中滲出的魚油是甘甜的,那就是最上等的油甘魚。頂級的料理,當然要配頂級葡萄酒,搭配夏布利一級園再好不過,霞多麗的口感本身比較油潤,配上魚油剛剛好,再加上本身較高的酸度,還能夠與魚油平衡,避免魚油太過油膩。
魷魚刺身
長相思的爽脆,會讓魷魚的肉質變得更加爽口,魷魚里常會卷上紫蘇,紫蘇非常有個性的香氣,反而和長相思本身個性的味道相得益彰,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搭配。
赤貝刺身、象拔蚌刺身
這些貝類、蚌類海鮮,對于長相思來說,也會是非常穩妥的搭配,高酸度、強個性的長相思,可以提升這類刺身的新鮮度,還可以讓口感變得更加豐富。
烤秋刀魚
日式的烤秋刀魚,是將秋刀魚撒上少許鹽,用炭火將其烤至表面金黃,淋上清酒,烤干為止。其魚肉細嫩度不如生魚片,魚肉有些柴,有些干,但經佐料浸烤出的特有香氣和肉感有一種不一樣的鮮美。
雷司令半干或半甜白葡萄酒會很適合,該酒獨有的香氣和甜潤的豐腴口感與烤秋刀魚的特有肉質相配,使得這道菜口感會更加豐富。
三文魚腩
三文魚比較肥厚鮮美,但不適合搭配干紅,會過于腥氣,生出鐵銹的味道。因此配上香氣和酸度較好的白葡萄酒,阿爾薩斯的灰皮諾和雷司令都非常棒,阿爾薩斯葡萄酒酸度明快爽口,而且口感飽滿,酒精含量中等,這類酒香氣足,且酸度持久可解腥去膩,突出生魚片的質感和細膩鮮美,同時酒香與酸度更加持久悠長。
西京味噌醬烤銀鱈魚
別以為日料只能配干白,搭配得當干紅也有出彩表現,這道菜很適合勃艮第的黑皮諾。黑皮諾迷人、難搞,具有細致靈巧的質感,而且單寧非常的滑順,不管是老籐或新藤所釀出來的酒,用絲綢的細滑來形容不為過。當然,老藤的風味會更復雜醇厚……黑皮諾輕盈優雅,不必擔心魚肉和一些重酒體中的單寧遭遇會產生金屬般的腥味。黑皮諾能較好體現魚肉的細膩,與魚的挑戰是最高享受的美味搭配。
但一般來說,相較于中國白酒與葡萄酒,日本清酒度數低很多,能夠激發出食物的鮮度,如果注重食材本身而不是酒,日本清酒是經典搭配!
上一篇:價格高的黃酒和價格低的差別在哪里?
下一篇:獨得上帝恩寵的三大貴腐酒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