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紅星,男,1963年1月出生,大學本科,中共黨員,現任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
從普通的縣級小酒廠,到產品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到躋身全國前十位的大型酒業集團,這條不平凡的創業之路凝聚了他無數的心血和汗水。
他所體現的文化追求被譽為“中國白酒文化的發展方向”。他將綠色文化作為品牌的核心內涵予以維護和發展,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積極開始了自身產品結構的調整,創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為活躍湖北經濟做出了突出貢獻,統計部門的數據表明,其企業銷售額和納稅額已連續數年保持超過15%的增長;窖香曲香最秀雅,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湖北白酒成為歷史文化名酒的希望。2007年4月當選為湖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枝江酒業從1998年企業改制以來,業績連年創新高,1998年,枝江實現銷售收入10349萬元;1999年實現銷售收入41414萬元;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53328萬元;2001年實現銷售收入58221萬元;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63265萬元;2003年實現銷售收入65700萬元;2004年實現銷售收入7.2億元,2005年突破9億元。2006年銷售收入11.2億元,2007年集團銷售收入已實現25億元,白酒銷售15億元,已連續六年躋身全國白酒十強,實現湖北市場“八連冠”。2008年集團銷售收入達到30億元,比上年增長20%,實現利稅3.5億元。白酒主業完成銷售額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入庫稅金1.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已經連續九年奪取湖北白酒桂冠,連續七年躋身全國白酒10強。作為湖北白酒的主流品牌之一,枝江大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蔣紅星說:“我們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在行業內一枝獨秀”。這不僅僅是一個短期目標,更是一份對自己所擁有實力和對明天的自信。就像當年改制時,蔣紅星帶領一班人排除萬難干事業一樣自信。
1982年,大學畢業的蔣紅星回到了家鄉,被分配在枝江縣化肥廠。在參加工作兩個月后,他給人事部門寫了一封信,誠懇地希望能結合自己的專業所長,到酒廠去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封信經過層層上轉,交到了時任枝江輕工局局長劉光富的手中!安诲e,這是一個有思想的青年!”這位開明的劉局長慧眼識珠,讓蔣紅星得以調動成功,蔣紅星也因此成為枝江酒廠歷史上第一個引進的大學生。
事情發生在1997年夏天。當時,作為老字號的國營縣辦酒廠,枝江酒業險些被外地一家鄉鎮企業兼并。這個來自于上頭行政干預的壓力,如同當頭一棒,落在枝江酒廠頭上,使大家感到異常難堪。就在這十字路口上,蔣紅星臨危受命,于1998年初接過了廠長的重擔。
當時,蔣紅星帶領一班人排除萬難干事業。1998年,枝江酒業規模小,最大的困難是產品無銷路,發展無資金,潛在著巨大的虧損,壓力非常大。1999年10月1日,賬戶上還存200多萬元,那是準備在央視做廣告和給職工發工資的費用。哪知放了國慶假上班后竟發現沒有了,一問才知道,那家銀行自行做主將那200多萬元抵扣了貸款。當時的枝江酒業非常脆弱,一直認為自己很堅強,但那次蔣紅星忍不住哭了。那時的大家一是奮發圖強,二是積極尋找突圍的辦法。上任前三年最操心的是每月給職工發工資的時候!边@是蔣紅星的心里話。10年之后,枝江酒業給國家上繳的稅款已連續三年過億元,10年來上繳的稅款已超過枝江酒業建廠五十年的總和。
在認真聽取各種意見后,蔣紅星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最缺的不是資金,也不是技術,而是人氣,是人的氣勢,有了人的氣勢,沒有資金可以想辦法去籌,沒有技術可以想辦法去學,一切都事在人為。為了廣泛取得共識,緊接著就上述問題在全廠開展了大討論,最終把人們的思想統一到創新思路謀發展上來。
“人,是生產力諸因素中最活躍的因素”。人心齊,泰山移。精神的力量很快轉化為物質的力量。在短短的時間里,全廠職工為振興企業提出合理化建議100多條,迅速掀起了籌資金、鉆技術、學管理、跑市場的熱潮,使很多困擾企業的難題迎刃而解。就在蔣紅星出任廠長的第一年,廠里形勢便發生急劇變化,有兩項硬指標(銷售總額與利稅總額)均比上一個年度翻了一番,一舉扭轉了多年來徘徊不前的被動局面。第二年乘勢而上,成績更為驚人,銷售額比頭一年凈增2億元,利稅總額比頭一年凈增2000萬元。
2001年6月,枝江酒業完成了股權多元化改革。蔣紅星因勢利導,以用工及分配制度為切入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重新核定工作崗位,按照“自上而下,逐級聘用,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思路組織競聘,避免了人浮于事的現象。他改革了分配制度,員工收入與公司銷售額及個人工作責任、業績掛鉤,實現多勞多得、能者多得。同時,對剛進公司的大專生、本科生實行了特殊津貼。對高級人才實行送住房、授重任等特殊政策,真正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新的分配制度實行后,初步形成了有效的激勵機制。吸引兩位白酒及露酒“雙料”高級評酒員以及50多名本科生加盟公司。改制以來職工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社保繳費基數比3年前增長18%。廣大職工充分享受到了企業發展的成果,干勁更足了。蔣紅星常說: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企業發展了,應把反哺社會作為自己的責任。
枝江酒業有180多年的釀酒歷史,枝江大曲在蔣紅星等新一代經營者手中開始走向全國。蔣紅星坦言了一個簡單樸實的道理:如果只是想做家業,我們就永遠走不出枝江,我們需要的是做事業,必須放眼天下。
2001年,枝江酒業順利實現了改制,轉為以民營為主的股份制企業。蔣紅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他的才智在這片天空中得到超常的發揮。他明白,國以才立,政以才治,企以才興;農業社會靠體能,工業社會靠技能,信息社會靠智能;企業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競爭;沒有杰出的人才,就沒有杰出的企業;有人才就有市場,得人才者得市場。因此在人才建設上,蔣紅星抓了四招。第一招,敢于重用有個性的人才。曹生武,原公司宣傳科長,為人耿直,心無雜念,但他個性較強,認準了的事“寧斷不彎”。被提拔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兼銷售公司總經理后,率領銷售隊伍成功組織策劃了一系列營銷戰役,創造了白酒市場的銷售奇跡,被譽為“商場巴頓”;第二招,大膽引進高層次人才。先后從四川五糧液酒廠引進白酒專家舒尤榮;從荊州園林青酒廠引進國家級白酒、露酒雙料評委劉前生,從成寧浮泉酒廠引進原廠長、國家級白酒、露酒評委李凈;第三招,放手招聘高學歷人才。從高校招聘大專以上的畢業生300名。其優惠政策是: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到公司第一天即可享受主管和班長的工資待遇,工作5年以后可一次性領取大專生2.4萬元和本科生3萬元的住房津貼;第四招,精心培育現有人才。一方面,與湖北工業大學合作,在公司內辦了一個?瓢、一個本科班,開展學歷培訓;另一方面,公司舉辦短期培訓班51期,培訓員工2700人次;還組織30名標兵赴海爾學習;同時,還多次請全國白酒權威專家周恒剛、梁邦昌和營銷策劃專家到公司來講課。通過以上多種形式的引進和培訓,公司現擁有中層以上的管理人才80多人,擁有各類技術人才370多人,擁有銷售人才120多人。
2001年,枝江酒業的銷售收入達到6億元,公司員工們無比興奮,省、市及地方政府對公司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蔣紅星來說,如何抓好枝江大曲的品牌質量并永葆民眾大牌的魅力才是他的所思所想。在2001年底公司的一次形勢分析會上,蔣紅星沒有對已取得的成績和榮譽進行總結,而是給全體中層管理人員和全體員工出了三個思想考題:一是“我們的酒賣得這么好,到底是抓質量管理的結果還是抓消費市場的成績?”二是“我們正在賺大錢,是把做大量放在第一,還是求質量放在首位?”三是“我們的銷售一升再升,是喜大于憂還是憂大于喜?”蔣紅星深沉的憂患意識是一種聲音,全體員工在思考,在這個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市場節奏中,滿足現狀就意味著市場空間的縮小。他的話像一道無聲的命令,員工們自覺地將質量管理擺在第一位。2001年8月,公司按新版標準將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進行轉版,重新制定。修改、完善了一系列質量管理體系文件。2002年3月,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質量QC小組成功地將PS法酶制劑活化劑發酵過程中,使原酒出酒率由過去的20%上升到34%以上,年創效益近千萬元;窖泥QC小組主持的紅槽培窖工藝研究,既改善了窖池微生物環境,又使原酒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優質高產的目的,通過增加軟化過濾設備,延長活性炭處理時間等方法,攻克了許多年來白酒冬季易出現的白色針狀沉淀的技術難關,成果得到全國釀酒部門認可,在同行業中引起轟動;由勾儲車間主持的白酒降度工藝研究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相繼開發出39度、35度、30度、28度系列產品,做到了降度不走味,極大豐富了產品系列,為白酒低度化、營養化做了有益的嘗試。2002年,枝江酒業被國家質量管理檢疫總局評為“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此榮譽的獲得,蔣紅星評價說:“殊為不易”,是因為這一年在整個白酒行業,能獲此殊榮的僅兩家。一家是茅臺;一家便是枝江酒業。
在2002年3月公司在同行率先通過ISO9001: 2000版質量體系轉版認證后,又引進當前國際上最先進的ISO14001版環境管理體系,蔣紅星將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并從外面請來資深環境專家對公司的管理層、中層干部和員工進行自上而下的ISO14001環境體系的宣貫工作,使環境體系認證深入人心。2004年3月3日~5日,北京中大華遠專家組對枝江酒業公司的環境管理工作和ISO14000環境體系的執行情況進行了全面細致深入的審核。專家們一致認為:枝江酒業公司環境管理工作執行到位,達到ISO14001環境體系標準,同意授予枝江酒業ISO14001:1996環境體系認證,這個證書的獲得標志著枝江酒業在管理上朝著國際先進標準又邁進了一大步,為公司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5年,枝江大曲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保健酒在全省率先通過了GMP認證,“枝江”商標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保護,“枝江酒”獲得地理商標產品保護,枝江大曲的十多個品種獲得國家安全誠信品牌。
1991年,蔣紅星先后成功主持完成了38度枝江小曲的研制和濃香型白酒降度生產工藝改進等新產品開發項目,枝江酒廠年產1500噸大曲酒技術改造工程,該工程于同年被省政府批準為名酒工程并迅速完成,成為省內白酒行業中唯一完成并正在發揮效益的名酒擴建工程。他的科研成果《白酒生產運用酒精活性干酵母安全度夏的工藝控制》、《試論年產1000噸甘油工程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等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近年來,枝江酒業在以蔣紅星為首的決策層中,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精品名牌”戰略,建立“以質為本,服務至上,誠信天下”的經營理念;“質量在我手中,用戶在我心中”的質量方針;培育“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企業文化。率先在省內實行“C”標認證和質量環境一體化管理體系認證,誠信天下客商和消費者。
蔣紅星在主持生產技術工作期間,枝江大曲、枝江小曲兩大系列酒先后2次榮獲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獎,9次榮獲湖北省優質產品獎,并獲得一次國際博覽會金獎!爸迸葡盗邪拙票皇≌_認為首屆湖北省精品名牌產品;“枝江”牌注冊商標多次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
2004年8月2日清晨,剛從市場上考察歸來的蔣紅星來到“萬噸優質枝江大曲擴建工程”工地上,他要看看施工進展情況。這項工程總投資8000多萬元,征地170多畝,將在兩年內建成現代化的生產車間和環境優美的廠區。其中大型發酵窖池1000口,配套建設的還有制曲基地、酒庫、糧庫、技術大樓,日凈化300噸的污水處理廠和占地10000平方的“謙泰吉”文化廣場,工程完工后,公司將新增白酒生產能力10000噸,新增稅收2000萬元,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800個。這是蔣紅星任董事長以來的又一經典之作,擴建項目的完成將標志著枝江成為湖北地區最大的白酒釀造基地,他無時無刻不在牽掛著這項工程,他從擴建工程返回,來到公司的廣場上,一輪紅日正從東方升起。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平常的日子,這又是一個新的一天的開始。每一個新的一天,都是一個新故事的開始。枝江酒業自2004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之后,蔣紅星獲得了“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稱號,2005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
伴隨著萬噸優質枝江大曲工程的竣工投產,一個現代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初顯規模。2005年11月17日,枝江酒業辦公大樓多功能廳會議室,來自全國白酒界技術權威專家沈怡芳、梁邦昌、高景炎、高月明、栗永清5位專家愉快地接受了枝江市委書記王松華代表市委市政府發給他們的聘書,特聘請這5位專家為枝江市委市政府經濟發展顧問,為枝江酒業的發展出謀劃策。幾位顧問上任第一天,集體鑒評了枝江大曲謙泰吉52度、枝江王48度和52度枝江小曲,一致認為枝江大曲有“無色透明、窖香曲香秀雅,口味綿甜甘爽,后味悠長,酒體豐滿,個性明顯,濃香風格突出”的特點,同時還品嘗了新投產的“萬噸優質枝江大曲”生產線產出的第一批酒。5位專家對枝江酒業的新擴建工程在傳承了五糧液的基礎上又突出自主創新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
蔣紅星常說:企業是社會的一分子,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特別是地方黨委、政府的扶持與幫助。企業發展了,應把反哺社會作為自己的責任。
改制兩年多來,枝江酒業公司繳納各項稅金2.1億元,社會貢獻總額近5億元,比過去10年的總和還要多,成為宜昌市財政支柱企業。2001年被省國稅局評為“誠信納稅百佳單位”。枝江酒業還帶動了當地玻璃、紙箱包裝、運輸、塑料等相關產業發展,這些產業每年為地方增加稅收近2000萬元。
2001年7月,技江酒業率先響應《楚天都市報》號召為貧困大學生入學捐款30萬元,發動商家及員工捐款10萬元,先后幫助近200名貧困學生入學。2002年又向枝江教育系統捐款15萬元。
對于地方市政建設,枝江酒業也是鼎力相助。2001年,枝江酒業投資100萬元興建開放式廣場,贊助20萬元用于318國道改建。
公司先后吸納370多名下崗職工就業,不僅為員工辦理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社保基數比1998年翻了一番,還為員工辦理了意外傷害保險,在非典肆虐期間又為銷售員辦理了防“非典”險種。
蔣紅星要求銷售部門把市場推廣與回報消費者有機結合,每年節假日期間給婚宴、入學謝師宴無償贈酒,兩年來所贈送的酒款價值300多萬元;2003年斥資200萬元,幫助20名宜昌籍優秀學子出國留學。
1999年,蔣紅星被評為宜昌市“十大新聞人物”、宜昌市“十大杰出青年”,被枝江市委、市政府評為特等勞動模范;2000年5月,蔣紅星被評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同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年,被評為宜昌市“十大經濟風云人物”和“九五優秀經濟管理家”,被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2003年度被評為“宜昌市非公有制經濟帶頭人”“湖北省第五屆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被評為“2007宜昌經濟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肩負著對社會的責任,蔣紅星心中的事業永無止境。
1981年7月至1981年11月,任枝江縣化肥廠生產調度;
1981年11月至1984年12月,任枝江縣酒廠勾兌員;
1985年1月至1989年4月,任枝江縣酒廠質管科科長;
1989年5月至1998年2月,任棱江市酒廠副廠長;
1998年3月至1998年7月,任技江市酒廠黨委書記、廠長;
1998年3月至今,任湖托技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技術服務:13949020132 業務合作:13462399009 QQ群:酒志網會員交流群 酒水代理交流群
酒志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14-2025 備案號:豫ICP備16020934號-2 ICP證:豫B2-20213045
酒志網:匯聚酒廠歷史精髓,名酒百科全書,深度致敬酒界功臣,全面展示酒文化長廊。實時追蹤國內外酒行業最新動態,
提供專業陳年老酒與名酒收藏估價及回收咨詢服務,助力SEO優化,引領酒文化探索新風尚。
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發布假酒.過期酒.劣質酒等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