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各國用谷物原料釀酒的歷史,可發現有兩大類,一類是以谷物發芽的方式,利用谷物發芽時產生的酶將原料本身糖化成糖分,再用酵母菌將糖分轉變成酒精;另一類是用發霉的谷物制成酒曲,用酒曲中所含的酶制劑將谷物原料糖化發酵成酒。從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的酒絕大多數是用酒曲釀造的,而且中國的酒曲法釀酒對于周邊國家如日本、越南和泰國等,都有較大的影響。
大曲是以小麥、大麥和豌豆等為原料,經破碎加水拌料壓成磚塊狀的曲坯,在人工控制的溫度、濕度下培養而成的酒曲。大曲含有霉菌、酵母、細菌等多種微生物,是一種多菌的混合(酶)制劑,它所含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受到制曲原料、制曲溫度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由于大曲含有多種微生物,所以在釀酒發酵過程中形成了種類繁多的代謝產物,組成了各種風味成分。目前,我國各種名白酒、優質白酒大都使用傳統的大曲法釀造。
特曲酒屬于大曲濃香型白酒的一種,如瀘州老窖特曲的主要原料是當地的優質糯高梁,用小麥制曲,大曲有特殊的質量標準,釀造用水為龍泉井水和沱江水,釀造工藝是傳統的混蒸連續發酵法。蒸餾得酒后,再用“麻壇”貯存一兩年,最后經嚴格的評定和勾兌,達到標準方能出廠。此酒具有濃香、醇和、味甜、回味長四大特色,體現了老窖特曲的品質和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