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是苗鄉的詩情,苗鄉的酒有很多種,多為自己釀造,獨具地方特色。而苗鄉釀酒文化可追溯至幾千年前,這個古老的民族,在苗家文化的體現和傳承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苗鄉郎德酒禮習俗:
婚禮酒
五谷入倉,農事稍閑,苗鄉郎德人在繁忙生產勞動之后,開始操持自身的婚事,這是寨中最迷人的時光。裊裊炊煙中,裝有" 美人靠" 的吊腳樓上不時傳出風格獨具的酒歌聲,引得你不由自主地向那歌聲尋去。酒意朦朧的主人熱情拉你喝喜酒。
辦酒那天,新郎早早地把新娘接至家中。午后,新郎的舅舅、姑媽等親戚前來祝賀。吃喜酒時,興的" 流水席" ,客人分坐于長條桌旁,頗似古代席地而坐的宴席。不過,此時此地,人們都坐著小板凳。長桌隨著客人的增加而增加,雖有先來后到之分,卻無尊卑貴賤之別。客人一坐下,主人即來敬酒。酒至半酣,開始唱歌,連唱幾天幾夜,直至客人散去。
認親酒
此地青年成婚,一般事先不告訴女方父母。新娘子進門是在與男方精心策劃后悄悄跑來的。成親以后,新郎家派人帶著酒禮到新娘家提親,稱之為" 喝認親酒" 。酒在認親中發揮著特殊的功能,若是新娘的父母同意這門婚事,就會收下酒禮,并款待使者喝酒,若不同意,便將使者拒之門外。因此,使者回寨男方家人要問的第一個問題是:" 喝到酒了沒有?" 是否喝到" 認親酒" 乃是親事成敗的標志。
新娃娃酒
生頭一胎,不論是男是女,都要熱烈慶賀一番。產后第三天,賀者帶上一升米,四至十二個雞蛋,以及衣帽等物,贈給產婦及嬰兒。產婦家備辦酒宴招待,賓主共喝" 新娃娃酒" 。第七至十天,嬰兒外婆家帶上衣帽、雞蛋、糯米及糯米飯,特別還要帶一只母雞來祝賀。產婦家邀請寨中族人作陪,與來賓喝" 親娃娃酒" 。
取名酒
孩子滿月當天,請來巫師取名,再次邀請寨中長者喝酒,稱為" 喝取名酒" 。
出門酒
喝過" 取名酒" ,產婦背著小生命到各家各戶串門,主人送些衣物給嬰兒,并以雞鴨魚肉及糯米飯之類招待,稱之為" 喝出門酒" 。喝過" 出門酒" ,就能出入家門了。
在苗鄉郎德,酒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東西,即使自家不能喝,也都自釀一缸儲存待客。他們的釀酒技藝及酒禮習俗都形成了獨特有趣且獨具少數民族風情的苗鄉酒文化。
上一篇:唐宋酒禮習俗——按巡飲酒
下一篇:酒禮習俗 中國少數民族酒趣之三杯酒